烈,南京國民整府終於做了件有種的事兒,蔣價石宣佈抵制日貨,把這發展成一項全國性運動。一時間在全國範圍內,日貨銷量下降了至少百分之九十。南洋地區的華人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除了不買日貨外,他們還抵制日本航運業,自己的貨物不使用日本貨輪,出行不乘坐日本客船,不找日本姑娘瀉火等等。
這對日本的經濟打擊是很大的,但是更大的打擊其實還不是抵制行動,而是戰爭本身。戰爭一開始,日本的股市就狂掉百分三十,無數企業破產。因為東北地區是日本原料的第一大來源地,也是日貨的最大消費市場之一,足足佔據了整個中國市場的三分之一。東北發生任何事故,都能引起日本股市的一次地震,何況這次規模如此大的衝突呢。
所以從一開始,日本就有以企業家為代表的有識之士試圖和平解決爭端,讓中日早日恢復和平的經貿往來。但是由於關東軍對東北軍的一系列勝利讓戰爭的輿論佔了上風,而之後的失敗更是激起了日本人性格中的殘忍與瘋狂,戰爭的叫囂更是甚囂塵上。但是越來越不利的戰局,讓那一小部分清醒分子更加著急,開始積極行動起來。他們利用自己手裡的資源和影響力,開始遊說各界要人,使得本來就不同意戰爭的整府積極響應他們。
除開這些,日本還遇到很多問題,比如石油的進口幾乎瞬間就斷絕了。以前他們就近採購東北石油,成本上十分的划算,加上還能得到優惠,於是他們的石油進口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來自東北,而且因為自以為對東北有絕對的掌控力,所以一直以來他們的儲備都很少。當東北石油被切斷後,他們感到了壓力,國內的燃油機車可以不開動,可以不燒油,汽車可以不跑改乘馬車,但是軍艦總不能像幾十上百年前那樣燒煤啊,來自海軍的壓力讓日本人不得不考慮儘早結束這場戰爭,要麼選擇速戰速決調集重兵,以絕對實力以石擊卵雷霆般壓垮中國軍隊,要麼選擇積極談判和平解決。
由於蘇聯的突然介入,高調宣佈願意出兵維和,增兵變成了一項很有風險的行動,連軍部此時都開始猶疑起來,和平成了一項選擇。日方開始派出各色人物來試探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口風。
英法兩國在聽到了蘇聯表示願意出兵後,他們拖拉的談判很快結束了,幾乎是一夜間就達成了一致,先是譴責蘇聯此舉是干涉中國內政,警告蘇聯不要輕舉妄動,在他們看來,蘇聯往任何方向的擴張都是不允許的。同時他們發出了聲音,表示考慮向東北派遣軍隊,並且積極回應日本人的外交交涉。西方國家只有義大利最為積極,墨索里尼已經派出了自己的女婿齊亞諾跟中國各方接觸,表示義大利願意派遣兩艘戰列艦和一個師的兵力進駐東北維和,墨索里尼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擴大義大利聲望的機會,那裡有糾紛那裡他都想插一槓子。而美國人表示觀望,表示希望任何一方都要剋制,任何一方往東北駐兵都將讓此地局勢更加複雜,顯然陸軍實力弱小的美國人並不願意看到其他國家的武裝力量過多的在東北出現,他們要的是利益均沾。
日本跟英法等國接觸,塞北方代表,蔣價石派出的正規外交官也在跟英國等國溝通,在這個問題上,趙書禮跟蔣價石暫時是站在一起的,兩人也做過溝通,蔣價石也同意西方國家維和,因為這樣主權名義上還是國民整府的,但是堅決不同意蘇聯也出兵,他倒是希望美國人能在東北建立軍事存在。
而英法等國也在直接跟中國溝通,既有南京方面的大使在跟蔣價石商討,也有塞北地區的公使對趙書禮進行遊說。
英法都不同意蘇聯人介入東北問題,他們表示要是塞北方能公開拒絕蘇軍進入東北,那麼他們將在中日間進行積極的斡旋,同時派出李頓爵士組成多國調查團代表國聯對東北問題進行調查,要趙書禮相信國聯。趙書禮提出了三條要求,第一日軍立即撤出侵入東北的軍隊,否則中國軍隊有權捍衛領土完整將對侵略者進行完全的消滅,第二要求日軍就東北事變向中方進行道歉,第三要求日方對因東北事變而造成的中國公民的生命財產損失進行賠償。趙書禮本來還想要提出軍事賠償的,但是英法兩國公使都認為那是不可思議的,如果要求軍事賠償那麼他們將不會就此向日方轉達。
英法找趙書禮,美國蘇聯也找,美國找到趙書禮表示了對趙書禮的支援,表示美國整府認為這個地區的和平應該由塞北軍來保證,因為只有塞北軍才有這個能力和責任心,才是最適合在此地的軍隊,必要時候美國整府可以提供經濟和外交上面的幫助。但是美國人提出,一定不能讓蘇聯進入東北,這點上他們跟英法是一致的,相比較英法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