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我們信心十足地認為,我們發現的特徵與從優秀到卓越的過渡是緊
密相連的。
問:你為何將研究範圍界定在公開上市公司?
答:公開上市的公司有兩大研究優勢:一個廣為認同的對業績的定義(這使
我們能夠嚴密地挑選一組研究物件)和富餘的易獲資訊。未上市公司的可利用信
息是有限的,這對對照公司而言尤為麻煩。上市公司的好處就在於,我們無需它
們的合作便可獲得資訊。無論它們喜歡與否,有關這些的大量資訊都已是公開記
錄。
問:你為何將研究侷限在美國公司呢?
答:我們認為嚴格挑選本身,要比將國際性公司作為研究物件所帶來的好處
更為重要。把各個公司在美國股市以外的股票收益資訊排除在外,可能會削弱我
們選拔過程的連貫性。但是對照研究消除了不同情況下的“噪音”(相似的公司、
產業、規模、歷史等等),增強了我們對研究結果的本質的信心。這種信心決不
是一組地域上多樣化的研究物件所能帶來的。然而我認為我們的發現會跨越地理
上的界限,證明是普遍適用的。
我們研究的公司有許多是全球性企業,無論它們在哪裡做生意,同樣的理念
都是適用的。況且我相信對於我們的研究發現,如第5級經理人和飛輪模式,美
國人比其他文化背景中的人更難於接受。
問:為什麼在研究物件組中沒有高科技公司?
答:大多數科技公司未被納入考慮之中,因為它們歷史不夠持久,不足以顯
示從優秀到卓越的模式。我們要求公司至少應有3 0年的歷史才值得考慮(1 5
年的優秀業績之後,有1 5年的卓越表現)。那些確有3 0年曆史的科技公司中,
沒有一個顯示出我們尋求的從優秀到卓越的特殊模式。例如英特爾公司一直都是
卓越的,沒有一段時間是表現平平的。倘若在1 0年或2 0年之後再進行這樣一
項研究,我完全有理由指望名單上會出現高科技公司。
問:《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如何適用於已經非常卓越的公司?
答:我建議他們運用《從優秀到卓越》和《基業長青》這兩本書,更好地去
理解它們傑出的原因,那樣它們才能保持不做錯事。正如我最敬仰的斯坦福商學
院教授羅伯特·伯格爾曼多年前教我的那樣,“工作和生活中最大的危險並不是
徹底失敗,而是成功了卻全然不知成功的原因”。
問:你如何解釋近來某些實現卓越的公司面臨的困境?
答:每個公司無論有多麼傑出,都會面臨困境的。根本沒有哪家公司會長盛
不衰,保持完美無瑕的記錄。它們都要經歷起起伏伏。關鍵並不是不會陷入困境,
而是要有走出困境再創輝煌的能力。而且,倘若哪家公司沒有按研究結果顯示的
去做,它必將走下坡路。孤立的任何一個變數都不會使公司走向卓越,只有將所
有變數綜合成一個整體,並使它們長期協調一致地起作用,公司才會完成從優秀
到卓越的飛躍。下面兩個現行的例子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一個相關的例子是吉列公司。它在1 9 8 0年至1 9 9 8年這1 8年內創下了
非凡業績,股票價格上漲速度是整個股市的9倍多,但在1 9 9 9年卻跌入低谷。
我們認為它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公司需要更強有力的秩序來堅守自己的
事業,並把這種秩序完全嵌入刺蝟理念的三環之中。產業分析家的喧囂曾引起人
們的更大關注,他們認為吉列急需引入一位魅力十足的執行長來重振大局。
如果吉列公司吸納一位第4級領導人,那麼它成為持久卓越公司的可能性將大打
折扣。
另一個棘手的例子是納科爾公司。它在1 9 9 4年達到事業的頂峰,股票價
格上漲速度曾一度是整個股市的1 4倍,隨後歷經肯·艾弗森退休後接踵而來的
管理混亂,元氣大傷。艾弗森選定的繼任者在職沒多久,就在一場醜陋的決策層
混戰中被驅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