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則,以季直兄看來,當今之世,若中國之鄉紳仍困守于田,又焉能有將來,困守于田又國家又有何助益?因而於小弟看來,方今之世,非工不強。非商不富,國家欲求富強。必當興辦工業,振興商業。除此之外,別無他途,而今日小弟之所以以糧食公司廢以鄉紳高利,所謀者,正是令其看到田利微薄,進而轉入實業,以工商求富,豈不勝於苛榨鄉農?”
一番大道理從袁世凱的口中傳入張謇的耳內,卻讓張謇驚訝之餘,同樣用佩服的眼光看著袁世凱,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會怕沒有誰比他更能體會其中意味著,以至於好一會方才感嘆道。
“慰亭之遠見,遠非為兄所能豈及!為兄佩服、佩服!浙江父老能得慰亭這般父母,實是三生之幸!”
如果說先前張謇還心存芥蒂,那麼現在聽了袁世凱的這番為國為民的話語之後,內心深處充斥的只有佩服之意了,以至於那些許芥蒂全因袁世凱的這為國為民之心而蕩然無存了。
張謇在言語以及心態上的變化,讓袁世凱心下一陣得意,他焉能不知其心底在想些什麼,心知其為自己言語打動的袁世凱言語倒是沒有顯出得意之色,反倒又是誠懇的說道。
“季直兄既然意投身實業,如若兄長不嫌棄,不妨考慮於我浙江投資,若兄能於浙江投資,小弟必給予最優厚之條件,不知兄長以為如何?”
袁世凱的邀請確實是誠心誠意,於袁世凱看來張謇是個辦事業的人,與其讓他在江蘇辦事業,倒不如請入浙江辦事業,至於浙江本地的商紳,還沒有幾人能入他的眼界,當然更重要的是在浙江,張謇只能依靠他袁世凱,而相比之下浙江的那些地頭蛇……則只能謹慎用之了。
對袁世凱的邀請張謇並沒有立即給予拒絕,而是言道著要加以考慮,隨後他又把話題一轉。
“慰亭,這世人皆知,自他武昌主持東北以來,其所辦之工廠可謂天下獨有,海內無雙!聽人說,那瀋陽槍炮廠要超過德國的克虜伯廠,以弟看來,這將來東北之勢誰人能擋?”
這顯然是不合事實的出格誇大之詞,對歐洲並不陌生的袁世凱,對於國人的這種誇大之詞,只是淡淡地笑著,不吱聲,但在心裡卻又知道張謇話語倒也不是無的放矢,或許現在武昌收斂起了爪牙,可誰都知道,當年他憑著十萬新募之兵,把大清國打了個落花流水,縱是中堂大人……若非如此,現在大傢伙又豈會悶著頭的練新軍。
“無工不強,無商不富,天下之勢莫過於此,東北今日之銳氣,全在工商之興,然東北地處關外,又有俄人相絆,其將來……”
微微搖搖頭,在這一點上,袁世凱倒是如其它人一般,將寶完全壓於俄國對東北的牽制上。
“如若給武昌二十年之功,其興許可與俄人一較長短,畢竟以武昌之能,國內實無人能及!”
一聲讚歎之後,袁世凱又可惜道。
“只可惜,這天下,又豈會給武昌二十年的時間?”
儘管作為翁同龢最器重的弟子,對唐浩然更是心存敵意,但是張謇卻不像他那位老師那般迂腐將李鴻章、張之洞等地方權臣視為“奸臣”,在他看來,李鴻章等人之所以淪為奸臣,完全是為朝廷所逼,甚至就連同最先挑起叛旗的唐浩然,那也有朝廷相逼的因素。
也正因如此,張謇比他那位恩師更清楚現在的時局至此,已絕無逆轉的道理,所以自然也知道,這天下將變,而能變這天的莫過於地方權臣,而在地方權臣中,又以李張唐三人為最,這三人實力最強者為李,而根基薄弱的就是東北的唐浩然。
而袁世凱的這番話,更是讓張謇點頭稱是。
二十年!
可不是嘛,若有二十年時間給唐浩然打下根基,屆時這天下自然無人能出其左,可問題就在於此,李張等人是否會給他二十年的時間,如果不出意料的話,將來唐氏至多也就是東北的土皇帝,嗯,或者說是新朝的異姓王!
而將來這新朝又將姓誰?
是姓李,還是姓張?
瞧著面前的袁世凱,張謇笑道:
“確實,武昌精通西學之名,舉世皆知,只可惜武昌年少輕狂,根基薄弱……”
話至此,張謇又把話峰一轉,輕輕的拍了袁世凱一個馬屁。
“為兄在京城的時候,就聽說,這天下論辦新政,於關內者,慰亭當為第一,初時我還以為只是誇張之言,可這次來了杭州,瞧著杭州的變化,方知絕非誇張之詞,想來,他日慰亭之成就定不下武昌。”
張謇的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