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表面上總督府更看重工業的發展,但並沒有忽視對農業的重視,甚至東北遠比號稱“重農”的關內,更重視農業的發展,畢竟於當局看來農業的發展直接關係到東北的將來,關係到工商業的未來。
而牧業則農業的一部分,尤其是對於東北這個畜牧業相對比發達的地區而言,更是如此,且相比於傳統耕種業,畜牧業產品更易於工業化,更為工廠生產所需要,自然對其分外看重。去年總督府產業調查局成立後,作為畜牧業調查的一部分,曾對羊毛自給政策進行調查研究。最後得出必須發展牧羊業確保羊毛供給的結論。最低目標也要實現軍需品、警察用品。交通關係從業人員的被服自給。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農商部農務局內專門設立了綿羊科,專司綿羊事務,由政府指導進行種綿羊的輸入、繁殖以及牧場的設定、綿羊的委託貸放等,以期實現優質羊毛的自給。
而橋立次郎這位從日本移民中國的畜牧專家,正是綿羊育種工作的負責人,也是最早提出優質羊毛自給的專家之一,在過去的一年多之中,透過不斷的繁育試驗。試驗站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去年試驗所自澳大利亞引進3。2萬隻美利奴綿羊,隨後便採用複雜育成雜交方法,以澳洲美利奴公羊為父系,以本地細毛羊為母系進行培育,儘管育種仍在試驗中,但根據對雜一代的評估,其羊毛質量遠優於本地細毛羊所產羊毛,考慮到試驗站的承載力,我們認為,今年開始。可以向移民點貸放十萬只雜一代綿羊,明年預計可再增加十萬只……”
向移民點貸放綿羊。辦理講習會,甚至發放綿羊飼養獎勵金以及羊毛出售獎勵金,都是政府保護措施的一部分,當然也是發展綿羊業實現優質羊毛自給的基礎。同樣也是發展移民點的必須,按照對督府對移民點的規劃,移民點的富裕將依賴副業實現,所謂的“副業”便包括養殖業,養殖業可以提供充足的肥料以保證糧食的高產,在這個沒有現代合成化肥工業的時代,養殖業與農業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也正因如此,政府一直試圖推動移民點的養殖業發展,從而達到促民增收的目標。
“這麼說來,從今年開始,我們就能向移民點提供綿羊了?”
唐浩然反問一聲,相比於“舊村落”,作為總督的他無疑更看重那些由政府直接掌握的移民點,這當然基於現實利益的決定,只有作為示範的移民點內的百姓生活,得到根本性的改變,那些“舊村落”中的村民,才會自發的接受保甲化改造,接受政府對其的“指導”。
而根據農商部的計算,每個移民家庭可以飼養5…10只綿羊,這意味著每年家庭可以增收數十元。這會帶來切實的生活上的改變。不過……似乎這並不緊要,至少眼下並不緊要,畢竟現在移民點的工作只是剛剛展開。
“是的,至少可以向一部分移民點提供綿羊……”
向百姓提供綿羊很有必要,但是,能否將這些綿羊的作用進一步發揮出來呢?
重新踱著步子的唐浩然之所以會陷入這種思索,與今天早晨的“簡報”有很大的關係。儘管表面上現在的中國是“九督議政”,也就是權力盡歸地方,所謂的朝廷中樞不過只是一個擺設,但是滿清朝廷卻依然掌握著蒙古以及西藏,並未建省的兩地是透過駐蒙大臣以及駐藏大臣加以羈縻。
尤其是蒙古,兩百多年來透過聯姻、盟旗等方式,滿清早已經確立了對蒙古的控制。此時的蒙古經過兩百多年的打壓早已衰敗不堪。而隨著滿清中樞的威信大跌,其對蒙古的控制正在逐步衰退,在歷史上,“新政”是壓垮滿清於蒙古統治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革命爆發後,早有離心的蒙古自然而然的謀求脫離了中國。
在過去的一年間,滿清朝廷為解決“自強之舉”練兵、辦廠,都需要大量的資金,為此其在今年把視線投向了蒙古,開始於蒙古放墾不說,更是加大的對蒙古各盟旗的勒索,有如另一個時空中的新政一般。
情報局的簡報中提及的以放墾為核心的“蒙古新政”,讓唐浩然看到了危機,看到了另一個時空中,蒙古對中國離心的危機。如果稍有不慎,另一個時空中的歷史,就會在這個時空上演。
對於雄心勃勃試圖再現中華榮光的唐浩然來說,蒙古的獨立當然不是他所能夠容忍和接受的,可如果在其離心的情況下,那麼就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採用武力保證蒙古不至獨立。但這卻是下策!
武力只能彈壓一時,不能彈壓一世,儘管未來“移民實邊”是必然的選擇。但在“移民實邊”這一目標實現之前。如何解決當下的危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