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服徭役)。經過三代的經營,西漢帝國蓄積了國力也蓄積了馬力,漢武帝發動與匈奴的決戰時,他手裡已有幾十萬匹戰馬資源。在公元前119年決定漢匈兩大帝國命運的漠北之戰中,衛霍軍團除了擁有十四萬騎兵外,更是有十萬匹運輸馬匹,最終衛霍決勝千里、封狼居胥,背後是帝國強大的國力和馬力在支撐。
李淵、李世民父子在晉陽起兵,手頭僅有千餘戰馬,李淵抹下老臉向突厥人屈膝稱臣,以獲得突厥人的支援,為此他得到的突厥人厚禮是兩千匹突厥馬。即使佔據長安北面稱帝后,李唐的戰馬資源依然是少得可憐,據統計,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帝國也僅僅擁有三萬六千匹戰馬。
李世民是馬上皇帝,他知道馬對他和他的帝國的重要性,他大力發展國內馬政,破格提拔養馬人才,任命張萬歲監管全國馬政,並從四夷引進良種,在隴西、平涼、天水、金城等地設定了幅員千里的馬場。帝國的馬政在李世民手中取得突飛猛進,在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唐帝國遠征突厥時,張萬歲的馬場已經能為帝國提供十萬精騎,並留有十萬預備,到了貞觀末年,帝國的戰馬已發展到了七十餘萬匹。
唐初中期在外事上頻頻取得勝利,馬力同樣很關鍵。
趙匡胤兄弟建立北宋帝國,和劉漢、李唐帝國的境遇比起來,有好有壞,壞的地方是幽雲十六州已失,北宋帝國無法再像漢、唐帝國一樣在北方擁有著大量廣闊的牧場。好處是趙家兄弟承接北周家底,並非像劉、李那樣白手起家,加之在統一戰爭中又發了不少橫財(在吞併北漢過程中就俘獲戰馬四萬餘匹),北宋帝國的馬事看起來並不像漢唐初期那樣窘迫(趙光義在統一中原後便迫不及待地發動收復幽雲的戰爭,也是因為帝國在馬力上看起來還算給力)。
北宋帝國在馬政上依然沿繼漢、唐的基本制度,設定國有化牧場養馬。北宋初沿五代舊制設飛龍院管理馬事(後改為群牧司,以樞密院使兼領,以重其事),在全國設定了十四個大型國有馬場(牧馬監);同時,河湟、陝西、西南等地少數民族居住地也是北宋帝國的戰馬基地,不用帝國養,掏銀子就行(北宋人不缺的就是銀子)。
在北宋中前期,馬事看起來沒有拖帝國的太多後腿,比起漢唐來,執行守外虛內政策的趙氏帝國在馬力上的消耗是遠遠小於前者的。而到了真宗時期,帝國可用的馬匹也達二十餘萬匹,雖遠達不到漢唐鼎盛時的水平,但也不能稱之為窘迫了。
對於中期的北宋帝國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缺馬,而是馬無處可用。隨著宋遼之間在澶淵之盟後進入長達百年的和平時代,西夏人也開始滿足於每年拿拿趙家皇帝的紅包,帝國戰馬的消耗因此日益縮減,需求量當然也日益減少。
在不再需要“馬”的仁宗時期,朝廷和周邊少數民族的馬匹交易也開始萎縮,到後面少數民族兄弟們都知道了北宋人對馬不感興趣。
馬不是問題,但是設定在全國的牧馬監卻是問題,而且還是大大的問題。
馬匹的品種退化、數量急劇下降,最大的問題當然還是錢,辦國有化牧場,太燒錢。
首先,牧馬監馬少,佔地廣,花費相當巨大。據統計,河北牧馬監平均一馬佔地一百五十畝,其中廣平監的五六千匹馬,就佔有邢、趙等三州良田一萬五千餘頃,平均一馬佔地達二百五十畝至三百畝。包拯做過相關的調查,他指出,漳河南北良田,被水淹毀的有十分之六,其餘四分中又有三分是被牧馬監佔有,他明確提出了帝國牧馬爭地的嚴重問題。仁宗時的太常丞葉清臣給趙禎算過這樣一筆賬,當時全國牧馬監存馬三四萬匹,卻佔良田共九萬餘頃,每年的花費達百萬緡錢;在牧馬監養一匹馬,要耗費五百多緡,而向西北的少數民族兄弟們買,只需要二十五緡。
其次,牧馬監之馬多不合騎用,每“驅至邊境,未戰而凍死者十八九”。
那為什麼不去找西北的兄弟買賣呢?因為帝國“不需要”。
為什麼要繼續設定牧馬監養不死不活、不堪其用的“戰馬”呢?因為戰馬是一個國家不能缺少的資源,誰也不敢開口說一個堂堂的帝國可以沒有自己的戰馬基地,何況這是太祖祖制。
有一段時間,多年無戰的北宋人想不清楚戰馬這個資源為什麼不能缺少,以及牧馬監存在的理由。
而當趙頊上臺,想改造這個帝國的氣質並富國強兵時,擺在他面前的帝國馬事有兩個現狀:
一是帝國沒有戰馬,要用兵就要用馬,而帝國卻沒有馬用。
二是設定在全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