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我們能有什麼辦法,難道就坐以待斃?”
林升說道:“陳兄,藍王爺既然帶信給劉錄,我們應該把這件事報告給劉錄劉大人,看看他怎麼說?”
陳坤點點頭說:“這倒是辦法,不過我們上那去找劉大人呢?”
林升說道:“聯絡夏家,他們一定知道劉大人的下落。因為前幾天夏家還給我們指示,只是這幾天沒有了訊息。”
陳坤說道:“不行,夏家支援藍王府,呂天成已經掌握權力,夏家是商人,不會冒毀掉家產的危險。這樣,晚幾天釋出訊息,丁辰立即透過報紙釋出尋人啟事,想辦法找到朱小姐,其它人派出文探確定情況.我們一旦動手,就會讓他石破天驚,徹底打亂呂天成的步驟。”
幾個人一致同意,散開後開始準備,想把事情弄大,陳坤安排袁永和徐慶負責來訪人員接待,三天後召開文探釋出會,一下公佈徹底,把呂天成的陰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就在華夏日報社緊急行動的時候,藍王府裡也正在進行最後的商議。因為接到報告,從廣州裝上廣王趙銳的海軍艦隊,並沒有在杭州灣登陸,而是沿海岸前進,在長江逆流而上直奔廬州。接到這樣的報告,呂天成真的沒有想到,葉晴這樣聰明,竟然把廣王接到廬州。這樣楊仇在杭州灣準備的截擊部隊沒起作用。
呂天成很快想明白葉晴要趙銳的目的。大宋皇帝已死,這個趙銳很有用處。葉晴這是打算先把皇上立起來,挾天子以令諸侯,占上大義名分,成為擁戴之功臣。讓皇上發詔書罷免自己。
皇上一旦罷免自己,即使有再大的權力,也失去號召天下的名義。而葉晴會用正統的名義,出兵討伐自己。呂天成並非不學無術之人,當然明白大義名份的重要性。一旦葉晴擁有了這個名份,就可以聚攏無數的忠於大宋朝的人。
呂天成臉上全是待笑。大宋朝能和當年的漢朝相比嗎?曹操擁戴漢獻帝成就霸業,那是因為大漢朝的政治格局決定的。新登基的趙銳,怎麼能和漢獻帝相比。再說藍玫瑰的威望也不是董卓和何進之流能比的。
自己是藍玫瑰的大弟子,有徽州的基礎,有強大的華夏軍,葉晴不管怎麼有大宋皇帝,江北的軍隊大部分是華夏軍的老底子。最少王勝、石祥允、高懷和李世文都是藍玫瑰的人。只要葉晴有一點不對的地方,必然失去這些人的支援,再說軍中將領也是以華夏軍骨幹為主。
江北面對蒙古軍,江北華夏軍沒有徽州這樣的堅實後勤基礎,必將陷入兩面苦戰。到時候只要和蒙古配合一下,就能讓葉晴灰飛煙滅。如果葉晴敢聯合蒙古,那麼相信王勝和石祥允這些人就能滅掉葉晴。
關鍵之處在於,自己必須不給其它人反對的機會。這個世界上哪一個不是為了建功立業,封妻廕子,誰又不愛惜生命。內閣的這些人,一副忠肝義膽的樣子,現在自己掌握權力,解散了內閣,還不是一樣乖乖的。就連鞏全和趙良還不是一樣,也得盡心盡力的輔佐自己,朝中大臣哪一個不是畢恭畢敬的。
呂天成想明白這些以後,不再擔心這些,他要儘快登上帝位,不給趙銳機會。誰先是皇帝,那麼第二個就是亂臣賊子。自己只要不承認,別人什麼辦法也沒有。有了主意的呂天成,立即授意林南和林陽,還有已然完全倒向他的陳宜中,讓他們勸進,讓自己登基。
幾天的時間,在朝中大臣們的聯合勸說下,呂天成終於答應登基稱帝。這個訊息在大楚日報上一發布,立即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各地的反應完全不一樣,蒙古方面的情報系統也不白給,大宋方面發生的一切都在蒙古的觀望之中。忽必烈知道呂天成掌握朝政,他一點也不高興,因為那是藍玫瑰的大弟子,是藍玫瑰教出的徒弟。如今呂天成掌權,對蒙古方面一定是原來的樣子。所以當知道呂天成準備登基的時候,立即發出詔令,呂天成陰謀篡權,是亂臣賊子,殺害大宋皇帝,人人得而誅之,蒙古國將盡起大軍南下,滅掉呂天成的大楚國,為大宋朝報仇。
忽必烈的言行和軍隊的緊急調動,立即讓江北局勢發生了變化,所有人都在觀望葉晴的態度。對於江南的登基大典,意外的是葉晴沒有什麼反應。既沒有像馮彪、葉乾他們那樣表示支援,也沒有像盧沙武和朱瑤一樣公開反對,而是保持了沉默。奇怪的是就一直沒有什麼動靜的海軍方面也反映冷淡。就在這個時候,臨安的華夏日報社卻發出一個訊息,成為重磅炸彈,達到了石破天驚的效果,天下風雲突變。
(第二部:紅顏至尊)第217章 新聞(一)
大內皇宮德政殿御書房之內,剛剛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