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領都匯聚在這裡,自從各軍整編完畢後分駐各地,這些將領還真的很少見面,很難共同聚在一起。知道小姐元帥並不是那麼規矩嚴的人,一個個高談闊論,作戰會議室裡一片吵鬧。
“王爺到”門外一聲喊,裡面這些人立馬停止了吵鬧,全部立正立好。藍玫瑰和葉晴走進來,這些將領立即舉手敬禮,一年多的時間,藍玫瑰的軍隊改革終於見效,抱拳躬身施禮,終於被舉手敬禮代替。
當推行這套禮儀的時候,藍玫瑰對軍方將領的解釋就是,軍人是脊樑最硬的人,是軍人永遠要站得直,不彎腰的人,身體站直有陽剛之氣,代表了軍人不屈的精,單手上舉表示對對方的尊敬,嚴肅的表情代表著軍事嚴肅的作風,徽州軍不用向任何人、任何勢力屈膝弓腰。這個禮節簡單明快,不顯得奴顏婢膝,提高了軍人的自信心和地位。一經推出就受到歡迎,對此內閣和文臣也沒辦法,這是軍方的事情。
藍玫瑰沒有一步到位,除了面見皇上以外,其它場合都以舉手禮代替。這個禮節並不適用於文臣,所以反對的聲音也就不是多強烈。而按軍規條例,對下級的敬禮,不管多高的官職,哪怕是一個士兵的敬禮,也必須回禮,彰顯軍人平等的地位。這樣的規定更受士兵的歡迎.原來的禮節只是下對上,沒有上對下的規定。這些點滴小事,卻讓徽州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政工幹部配屬部隊,讓官兵的關係由過去的指揮和被指揮也發生了變化,特別是對地方軍民的關係變化最大,以往駐軍和當地的百姓關係是對立的,百姓都躲著軍隊走,生怕惹到這些兵。實行新的軍規軍紀以來,軍民關係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老百姓再不會害怕軍隊,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藍玫瑰告訴這些軍官,軍隊是人民的軍隊,是保護百姓,保護國家的,不是欺負百姓。軍人和百姓都是大宋的子民,百姓應該歡聲笑語迎王師,不是關門閉戶躲兵災,參照後世的解放軍條例,制定了大宋的新軍規,新條例。
讓大宋的軍隊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特別是一個月之前的雨季到來,各地方駐軍全部投入到當地的抗洪救災中,有軍隊的加入,讓大宋朝第一次出現沒有重大災害的年頭。
特別是規定軍隊在訓練之餘,參與到當地的道路修整,水利修建之中,加上政工幹部的宣傳,徽州軍成了仁義之師的代名詞。他們締造者,徽州軍統帥藍玫瑰,也升上了神壇。多少人家裡都供著藍玫瑰的牌位,弄得藍玫瑰心驚膽戰。個人崇拜危害多大,沒有比她更清楚的,可是這個年代不用個人崇拜用什麼?用民族主義的大旗,恐怕是最大的笑話。
看著眼前這些將軍,藍玫瑰真的很高興。抗戰的時候,玫瑰軍最後也是五六十萬軍隊,也可以算是將星雲集。可是後來自己大部分時間倒在病床上,是耿仲明在指揮著玫瑰軍的千軍萬馬,對藍玫瑰來說,不能不說是個遺憾。今天終於可以自己指揮這些軍隊,心底真的是非常高興。舉手回禮後,這些人坐下,藍玫瑰說道:“各位將軍,徽州軍經過近一年的休整訓練,已經達到了狀態。眼看夏季就要過去,蒙古方面正在向長江沿線調兵遣將。入秋後氣轉涼,必然是大舉進攻。我們不能總是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所以決定主動出擊,搶先發動進攻,不給蒙古軍部署的時間,掌握戰場主動權,下面讓參謀長介紹一下情況。”
聽說要打仗了,各軍的軍長眼睛全都發亮,特別是馮彪、葉乾和楊仇,都是躍躍欲試。葉晴走到地圖前說道:“現在蒙古軍統帥伊勒德駐在鄂州,在長江以北,揚州、泰州、滁縣、合肥為東部防線,共計有兵力近三十萬,在建康大軍二十萬,統兵大將為張弘範,副將李恆水軍兩萬、戰船兩千五百艘。東路元帥阿術。鄂州以西到巫州到達重慶府,為西部防線,共計大軍三十多萬,長江以南佔領嶽州、潭州,軍隊統領為張整,副將呂文煥。西路軍元帥阿里海牙,駐嶽州。長江以南有兵力二十萬,由於被我軍打擊過重,新附軍大部分投降,蒙古元帥伊勒德把大批新附軍調回長江以北,鎮壓後方起義的漢人。因此在長江兩岸的部隊共計六十萬都是蒙古漢軍。”
葉晴停頓一下說道:“我方現在總兵力三十二萬,共計九個軍分別駐守各地,以臨安為中心駐防,兵力相對比較分散,而蒙古軍相對比較集中。”
葉晴坐下後藍玫瑰說道:“各位,剛才葉參謀長已經說了,蒙古軍較為集中,而我們軍隊比較分散。蒙古軍佔領大理國,建立雲南行省。佔領川渝、巴蜀地區,成立四川行省。只有夔州路還在苦苦支撐,重慶府和揚州一樣還是堅守。當初我們讓李大人放棄揚州,退守江南,是因為揚州在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