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縱官兵在司令員鍾偉的率領下;徒步沿中長鐵路晝夜兼程;走到鐵嶺時已是三十日;這裡距離營口還有數天的路程。
營口的“水門”;對於東北國民黨軍來講;至少目前是敞開的。
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三十一日;東北野戰軍作出“同時殲滅營口與瀋陽之敵”的決定:第一、第二、第十二縱隊及遼北獨立一、三、四、十二、十三師奉命攻打瀋陽;第七、第八、第九縱隊及獨立二師、內蒙古騎兵一師和第一兵團各獨立師奉命攻擊營口。
當廖耀湘兵團被圍殲時;瀋陽附近的國民黨軍已開始收縮。當廖耀湘兵團全軍覆滅後;東北地區殘存的國民黨軍做出的抉擇是:營口的第五十二軍撤退;其他部隊固守瀋陽。
衛立煌沒有讓瀋陽守軍向營口撤退;儘管他知道那座“水門”依舊敞開著。他沒能挽救東北國民黨軍最後的部隊;其原因十分複雜;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衛立煌認為;瀋陽的十幾萬部隊根本走不到營口;就會像廖耀湘一樣被包圍和殲滅。此刻;他和他的軍隊都已失去與共產黨軍隊作戰的勇氣和信心;尤其是要離開城市和堡壘置身於無邊無際的曠野之中。
在曠野呼嘯的寒風中;利用戰鬥的間隙;東北野戰軍官兵配發了棉軍裝和狗皮帽子;然後數支大軍從各個方向向瀋陽急速推進。人馬撥出的熱氣在黎明前清冷的天色中繚繞;公路上塞滿汽車和大車;成千上萬的支前民眾和解放軍官兵混雜在一起形成一股巨流;當夜晚來臨的時候;東北菸袋鍋閃出的光亮從這股人流中跳躍而出如同繁星。此時;在這片土地上;無論軍與民都已經沒有隱蔽性軍的必要;他們的任務就是儘快地靠近瀋陽;然後發起兇猛的衝鋒將其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