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隱蔽地向前沿運動;在距離兩軍戰鬥線約五六十米的地方;他們排成一條長龍;然後先挖散兵坑;再挖可以站立行走的交通壕。黃維的官兵想盡了辦法;使用炮擊、出動坦克企圖阻止解放軍的這種行為;但是解放軍土工作業的規模實在是太大了;根本無法全面顧及;只能眼看著包圍圈四周的坑道和壕溝越挖越近——中原野戰軍的這種耐心蠶食猶如獵人在緩慢地收網。
爭奪村莊的戰鬥每天都在進行。每丟失一個村莊後;國民黨軍的潰兵就往雙堆集跑;本來就擁擠不堪的雙堆集因此發生混亂不堪。中原野戰軍不斷髮動襲擊;炮彈和子彈可以直接打到包圍圈的核心地帶;每一發炮彈落下來都要死一批人。
讓國民黨軍官兵感到頭痛的;還有密密麻麻的標語牌和到處散發的傳單。其中有一種傳單;是介紹解放軍的俘虜政策的;被國民黨軍官兵稱之為“八路通行證”;凡是逃過來的國民黨軍官兵;幾乎人人都拿著這種“通行證”。解放軍官兵趴在前沿沒完沒了地喊話、打快板、唱歌:“李延年;劉汝明;蚌埠逃;杜聿明又被餃子包;黃維的糧草吃完了;你們還是繳槍把命保!”“太陽一出白天到;我們又要開飯了。白麵花捲紅燒肉;請你們過來吃個飽!”一個名叫張明虎的國民黨兵跑來了;後面的機槍追著他掃射;解放軍官兵一邊用機槍掩護他一邊喊:“別怕!再跑三十米你就解放啦!”終於跑進戰壕的張明虎顯然是餓壞了;他先吃了一張油餅;又吃了四個花捲和兩張高粱餅;接著喝了一大罐子熱湯;最後才停下來吸上了解放軍幹部遞過來的旱菸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