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2 / 4)

小說:北宋仕途 作者:嘟嘟

法度,豈可常變?此言若是給官家聽到,該會有何反響?再說子華是三司使,就當為朝廷財政之事出力,不盡職則罷,何必牽涉到法度一說呢!《易經》是說窮則變,變則通,但子華不要忘了,國家政令,朝令夕改,亦非善事!光不才,多年讀書,於《易經》裡也只得一句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只要我大宋勤修道德,存風紀,立正俗,內聖外王即可,何來什麼窮變之道!”

雖然司馬光是沈歡的老師,但是此刻他還是要忍不住拍額頭了,司馬光真是老頑固,接觸了那麼久,竟然沒有受他新思想多少影響,還是那副老樣子,傳統道德佔據了他的思想,根深蒂固,張嘴閉口都是道德之說。在沈歡看來,道德是很飄渺的東西,可以用來輔助治理天下,但治天下只談道德,則不能長久,畢竟這東西太過虛無,時有時無,哪有法度來得保障!在這點上,沈歡是支援王安石地論調地,當然,王安石所謂的法度,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至少用人上職責不分,就是大禍了!

“不然!”司馬光話一說完,就有人反對了,不是給反駁的韓絳,而是本來靜聽的蘇軾,這位大文豪、大思想家,終於忍不住要跳出來侃侃而談了,“君實先生,您說君子要厚德載物,這個晚輩當然同意,但是若說不要變通,晚輩則不敢苟同了!”

“子瞻有何教我?”司馬光一臉微笑,今日不過是高朋闊論而已,並沒有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氣氛。

蘇軾道:“大宋承平百年,至今積弊無數,比如說兵、費太冗,造成如今財政捉襟見肘的局面!這個問題,想必君實先生也是瞭解的!既然是不合事宜的積弊,那麼為什麼不能改變呢,難道要坐以待斃?《易經》也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教育蘇某時刻不敢稍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司馬光嘆道,“子瞻果然有雄心,不愧年輕人本色。可是,你可知道,國家大事,有如一棟房子,敗壞了,修修還可使用,一旦要重建,非良材與良匠不可,若兩則皆無,連庇身之所都沒有了!如今天下,良匠也許有那麼一兩位,至於這良材,何來如許之多呢?”

“這……”蘇軾一下子語塞了。

沈歡倒聽得大吃一驚,司馬光把天下比喻房子的話好像是王安石上臺時與之針鋒相對地言論,如今倒是提前出世了,聽來令人感到新奇,連宏論如蘇軾,也只能語塞,就是後來地王安石、呂惠卿等人,也只能支吾過去。其實若真要評價司馬光的政治地位,沈歡覺得後世階級觀點有點太過籠統與絕對了,而《宋史》裡階級性也很強,多褒少抑,不過只要讀過史書與他的文章的人,都能知道,他前期思想,還是傾向改革的,不然也不會向神宗皇帝大力舉薦王安石上臺,只是後來王安石變法措施太急太烈,與他心目中的緩慢改革大相徑庭,這才與之反目。嚴格來說,他是一個寒暑派論者,要改革,卻不能太快,要一步步來當然,至於他後來六十多歲重回朝廷,老朽昏庸也有之了,畢竟一個人遠離朝庭十幾年,不近朝政,怎麼說眼光都有點問題了。

說到寒暑派,沈歡倒覺得滑稽不已了,貌似剛才反對司馬光的蘇軾才是歷史上最著名地寒暑派之人呀!當然,從剛才地話中,還可以看出王安石上臺前的蘇軾本著年輕氣盛地性子,還是激進的變革派論者的:從仁宗後期開始,到如今這幾年,這傢伙就上了《進策》多篇,要求朝廷從上自下開始改革法度,鼓吹變法,言辭之激烈,情感之真摯,給他一潤筆,讀來和真令人心動。可惜,好似仁宗與英宗都不喜歡這些論調,官還是給他升,至於策論,則束之高閣,不加理會!

沈歡還在恍惚中,歐陽修突然笑了,道:“老夫怎麼倒覺得你們說的都有一點道理。好吧,聽過你們的言辭,該聽聽我等在座之中小才子有什麼看法了。子賢,該你說說了吧?”

第九十四章 論點

聽得歐陽修這位老大人竟然問自己的政治主張,沈歡這一刻愣住了。一個人現代人,接受的是現代教育,在這裡,思想也當與別人格格不入,雖然這幾年來慢慢溶入了這個時代,不過有時候還是有點不真實的感覺。

看到這個時代的落後以及想到這個時代的悲慘結局,他也不無改變局勢的念頭,但是他也知道,一個時代的車輪,不是隨便一個人可以掄得動的,欲以一己之力扭轉局勢,也不知道是不是妄想。總之這些年來,他內心總是在徘徊著,既有積極的性子,又有消極得過且過的念頭。如今聽得別人問自己的政治主張,才驚醒過來:他已經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這個時代的一個官員,是別人眼中的朝廷人員了,他的一舉一動,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