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車司機是替身的替身。”
聽了這個解釋,我無言以對。
馬蓋瑞接著說:“剩下的就是最後的殺人事件,也就是葉秀珍B和郭小兵B兩位替身的死亡之謎。”馬蓋瑞接二連三的推理,壓得人透不過氣來,“兩人的死亡地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張爵明不希望在莊園下手,因為當時他正開著一輛被撞壞的奧迪R8,這車很惹眼,極易被人看見。要是在行車路上被檢查人員發現,並開啟後備箱看見裡面的一對男女,張爵明就完了。還能怎麼辦,棄屍荒野?他當然可以,但這麼一來死者的身份可能會被查明……”
趙隊長再度打斷馬蓋瑞,“他可以把兩人的腦袋砸爛,再棄屍荒野。”
“你是對的,趙隊長。但你別忘了,在離開槍殺潘少強A的現場後,有一個拾荒者。如果這人看見了奧迪R8,那麼車內的張爵明也會看見拾荒的人。處在緊急關頭的保鏢必須尋找一個無人之地才能下手,他順理成章的想到了老四所在的工地。工地有兩個條件對當時的保鏢非常有利,第一,當晚工地的工友過生日,這件事龍天翼曾對保鏢提過,所以張爵明知道。第二,就是那處發生過數起跳樓自殺事件的爛尾樓,這件事報紙上有刊載,其中有些自殺的人已經查明身份,而有些則被世人遺忘,這件事張爵明同樣清楚。如果把後備箱裡的人偽裝成跳樓者,即使次日早上被人發現,對那些工友來說也是司空見慣的事。要不是碰上趙隊長這樣有責任心的警察,恐怕郭小兵B和葉秀珍B的身份也無法查明。考慮到這樣的先天條件,他選擇了工地。”
“從屍體的形狀來看,確實屬於高空墜落。但是爛尾樓的平臺上沒有腳印,為此趙隊長曾想過關於飛機上墜落的假設,但我們都知道,飛機在起飛前會進行嚴密的檢查,確認無誤後才能迎接乘客。何況機場的人很多,花多少錢也避不開眾人的視線。所以,兩具屍體從飛機上墜落是說不通的。”
“當時,超市的李女士關燈睡覺,張爵明認為那間超市沒人,於是迅速找來雷可華,與他一同完成殺人計劃。巧合的是,李女士戴著耳機,並且音樂很響,所以這反而幫了張爵明一個大忙。此外,工地的鋼板有一端被彎曲,以及李女士聽見的‘雷聲’這兩點引起了趙隊長和我的注意。按照我的推測,保鏢將昏迷不醒的兩人裝進後備箱,當他們確信周圍沒人時,開始完善殺人計劃。”說到這裡,馬蓋瑞擦去寫字板上的“窗梯”圖,重新畫了一個簡易圖案。
“請看這幅圖。首先,張爵明隨手取得一塊工地的鋼板和不可缺少的鋼材。以他的體魄,搬起厚實的鋼板和鋼材不是難題。鋼板平鋪在鋼材上,形成了一個簡單的蹺蹺板。屍體放在鋼板的一端,這時,雷可華也在這段時間裡登上了吊機,吊機的操作簡單,所以不是太大的問題。雷可華從上面將吊鉤緩緩降下,鉤住一捆由工友事先紮好的鋼材。注意,這捆鋼材的分量較重。吊鉤開始上升,緩緩升至吊機的頂端。接下來,雷可華利用簡單的操作突然鬆開吊鉤,捆綁好的鋼材以垂直的方式急速下落,擊中鋼板的一端後,鋼材散落在地。同時,鋼板另一端躺有的兩個人被彈至上空,兩人在空中的最高點至少接近八層樓的高度。兩人在上升期間,身體很自然地出現了一道弧線,落在了停車場,也就是爛尾樓下方。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鋼材撞擊鋼板發出李女士聽見的‘炸雷’,同時鋼板在重物驅使下受壓變形。張爵明可以將鋼材重新堆在一起,但是彎曲的鋼板卻回天乏術。”
趙隊再次提問:“他如何確定殺害的物件會落在那個位置?”
“將昏迷的人抬上鋼板的那一刻,可以把兩人的重心稍稍偏外放置,這樣在屍體上升時就會產生一道弧線,他們只要保證不落在樓頂就算成功了。”
我不由自主地說:“為什麼不能揹著屍體直接去爛尾樓,然後再從上面扔下?或者,直接爬上工地上的建築,扔下屍體也行啊。”
“龍天翼,你忘了腳印的問題。工地的灰塵很大,爛尾樓也長期無人管理,頂層同樣佈滿灰塵。由於兇手已經死亡,所以我只能猜想。張爵明擔心揹著屍體爬樓會留下自己的腳印,所以選擇這種方法,而他犯的錯也正是這個地方,他忽略了‘自殺者’的腳印。”
“他並沒犯錯。”趙隊長說,“按照保鏢的想法,在爛尾樓自殺的人對警方來說司空見慣。要不是我督促部下,警方就不會調查爛尾樓,而是草草清理屍體了事。張爵明真正忽略的物件應當是龍天翼,保鏢以為這小子已經中毒身亡,沒想到他的命很硬。龍天翼認出了他的‘二姐’和‘老四’,這是解開墜樓事件最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