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2 / 4)

小說:謀殺鑑賞 作者:片片

會心理,簡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微型版美國社會與文化的百科全書,讓你領略真實的美國社會,感受美國中產階級真實的生活與思維方式;引人深思,讓人震撼。

作者在主題、題材、創作方法、表現手法和遣詞造句這五個方面都力求創新,讀者當然也就會有全新的感受!本書既有影視的畫面感,又能表現出人物複雜微妙的心理意識活動,讓你感嘆影視真的還代替不了小說!

書中的敘述描寫都很實在,而且節奏從容不迫,不緊不慢,大環境與細節的真實感都極強,讓讀者身臨其境;心理描寫(當然包括推理過程)尤其具體,細膩、逼真,就像是在讀者心板上雕刻!但又沒有傳統小說那樣大段的描寫與議論,而是具體生活場景中自然生出的想法,一眼看去的景色,讓你覺得不像是在讀小說,而是自己就在芝加哥生活與工作一般,自己就在經歷這一場驚心動魄的破案過程。

讀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本書初版於2002年,2003年即獲得美國《讀者的選擇》最佳小說處女作獎和同年世界推理小說“安東尼獎”的最佳小說處女作提名獎!被稱為“融《24小時》1與《絕望的主婦》2為一體”。美國評論界稱本書“縝密”!

就思想的深刻性與藝術感染力而言,本書至少不亞於我們讀過的福爾摩斯與波洛系列(《尼羅河上的慘案》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著系列偵探小說中的主角),而且還會給你全新的感覺,或許會成為傳世經典!不信?拿任何一本來比較!

最後,首先感謝本書作者為譯者解答疑難;因為作者力求創新,表現手法與遣詞造句都打破常規,譯者當然經常與作者討論,力求吃透原作,方能不僅講述故事,還要傳達其韻味;作者的回覆總是很及時,有時是兩三分鐘內就回復,甚至還附上背景資料的連結。其次,要感謝兩位留美學者:康靖雨博士幫助解決了其中涉及的鋼琴音樂與數學問題;廖思丞博士在芝加哥學習工作10年以上,承蒙廖博士對照原文審讀譯稿,並對書中涉及的地名與道路及其他細節給與瞭解答與指正。

本書專案組於開譯之初,即下定決心“要做就做成精品,力爭短期內無人能超越,否則不做!”因此首先要求通讀全書,找到感覺才動筆。校對時,譯者只服從自己的本心,凡是覺得有問題之處都要討論,請作者解答;如果本書中譯本還不錯,功勞歸於集體!其中的缺點錯誤,都歸於我個人——因為我不僅譯了大部分,而且作為編輯,最後的統稿定稿都由我個人負責!

好啦,趕快開始這場靈魂的探險吧!相信你很快就會上癮,高潮與結局尤為精彩,一口氣讀完15章也捨不得放手(L博士原話)!因為,因為這實在是一次全新而深刻的視覺、心理與情感體驗的盛宴!

汪德均(主譯兼責任編輯)

* * *

1 《24小時》:中文又名《24小時反恐》美國於2001年熱播至今的反恐驚險電視連續劇,每季24集,至今已播完9季,共194集。

2 《絕望的主婦》:美國2004—2012年熱播的電視連續劇。

序幕

1944年8月,布拉格。

傍晚的空氣悶熱而潮溼,夏日遲遲不肯離去。卡車穿過狹窄的城市街道時,帶來一股腐魚混雜著汽車尾氣的惡臭。布拉格似乎什麼都是髒兮兮的,很難想象,這個城市居然曾經是哈布斯堡帝國皇冠上的明珠!

他整個下午都在外面溜達,核查路線。他沿著龐斯卡街,走過停刊的《普拉格日報》編輯部門口——該報已被納粹當局取締;走過混雜著羅馬式、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建築風格的城堡、宮殿、廣場和大教堂。他儘量不引人注意,完全是一副普通的捷克人在夏季的傍晚出門閒逛的樣子。

這個城市讓他感到很不自在。戰前,他在家鄉時就常在黑暗的大街小巷裡遊蕩,惹事生非,從來不害怕什麼危險。但現在,一旦被抓,只有死亡。他小心翼翼地避免與人接觸,也避開擁擠的人群。

餐館裡瀰漫著劣質啤酒的氣味,桌子上粘著一層厚厚的汙垢。可能這些歐洲人不太講究衛生——同樣的狀況會使北美人頗為難受!也可能這是被佔領國家的人們反抗納粹統治的唯一方式。幾個常客已在裡面,大多數是些老頭子,他們的身體已被歲月折磨得不像樣子。其中一人杵著手杖,走路一瘸一拐的。

經過一個小時的觀察,這個美國人終於認定這裡是安全的,可以進去。他斜靠著吧檯,手裡拿著一杯啤酒,就像一個平常的客人一樣,但每當有人朝他這個方向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