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可是在故事的最初,一點兒也不顯沉重,編劇對於前半部分的場景描寫,甚至用了很多的陽光、微風、花朵,而這些,和後半部分的沉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覺得既壓抑又難受。
姬沐暉當時同意巫穆接下這部劇本,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故事,一個能夠讓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如果能夠順利拍出來,也一定會讓其他觀眾難以忘懷。
而巫穆此時,正需要這樣的作品。
巫穆去劇組進行試裝的時候,導演陳良秋正在考慮一些分鏡頭。
他和陳良秋已經見過數面,兩人對彼此的印象還算不錯。
最初的時候,巫穆也沒有想到陳良秋居然如此年輕,三十歲不到的年紀,看起來斯斯文文的,可能是因為不太長運動,整個人有種瘦弱的感覺。說話的聲音也不大,對人很有耐心,完全沒有那些年輕新銳導演的暴躁與衝動,真個人看起來很好說話的樣子。
陳良秋在圈中的名氣非常大,不過這種名氣很大程度上並不是他的作品帶來的。
他是著名導演陳杰的兒子,陳杰大導演,今年五十三歲,這個年齡在知名導演中並不算大,但是即便是與他同輩的,甚至是比他年長的,見到他的時候,都會客客氣氣的叫一聲陳導或者老陳,部分人在這麼稱呼他時,可能還會帶上一些恭敬的語氣。
這種地位的崇高,並不是家世或者金錢帶來的,而是因為顯赫的成就賦予的。
陳杰十四歲就出來打工,十五歲進入了演藝圈,最初的時候只是一個小小的勤雜工。因為對電影十分熱愛,再加上勤奮肯專研的性格,陳杰在這裡學得很快,因此,很快就從一個小雜工變成了擁有正式員工身份的場務。又因為他手很巧,做得道具很得導演喜歡,因此很快又轉到了道具組。在這裡,他呆了兩年,年滿十八歲的他,已經不能滿足於只是為電影準備道具這樣簡單的工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