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王謝翻到燕華保管的那一部分銀票了,那疊子銀票上面,有個很明顯的信封,寫著“呈少爺”三字。
信封裡面有細細一束編得很整齊的頭髮,一張箋紙,字跡算不上工整,但是尚可辨認——燕華雖說手壞了,眼睛也看不清楚,畢竟練過十年字,早有功底。
“若先君而去,必早日轉生以覓,君且等我尋我待我。君若執意相隨,便碧落黃泉再不見!端陽之約,結髮一縷及白玉葫蘆為憑。燕華字。丁巳年五月初四”
王謝看落款,細細回憶,五月初四……五月初四!那日他得知蘇家失火,蘇文裔生死未卜,頗為擔憂萬一燕華壽數一如上輩子,甚至比上輩子還短,早夭了可怎麼辦。燕華便應允他“立刻轉世投胎來尋少爺”,想不到轉身就寫了這個,怕自己一時想不開跟他一塊兒死,於是留書,想著給他希望,又給他威脅。
也別說,無論真假,這威脅真真兒戳心窩子。可沒想到,這封留書才寫了幾天,就……
就真的是遺書了。
鬼神轉世之說太過飄渺,若這留書是給別人的,別人大多會悲痛到極致,心灰意冷。
而偏偏留書的物件是王謝。
王謝重新活過一世,走過黃泉路,所以,他信。
王謝是真的很想陪燕華共走黃泉路的,他不怕死,但是燕華不想他死,他答應燕華了,不會死,更不能死。
仇還沒報,德還未積,他沒法去陰間討價還價。
現場狼藉,便是司馬弓也看不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只能根據血跡,還有桌椅位置,利器留下的痕跡之類,判斷出大概三四人混戰,又有兩個人追逃,除了燕華外,肯定有兩三個人受重傷或者死了。
這案子官府管不了。王謝也沒指望。
燕華的死,如果是隨便哪個大夫家的下人,也沒有什麼波折,最多賠苦主錢結案了事。即便被蘇文裔案連累,白虎莊最多也是出點喪葬銀子,不會武的平民,在他們眼中不過螻蟻。況且現在僅憑王謝一家之言,沒有證據,不可能去白虎莊別院去搜蘇文裔——便是人證物證俱全,官府也不敢為了一個下人就去得罪白虎莊,不說別的,就是強打也打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