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道,“而且對方也不一定會來到招領處才對。”
“就是這樣,所以我對他說這不怎麼可行。”老人攤手,“不過,我用自己的辦法試了試。”
“是什麼辦法?”少女問。
“我在車站廣播裡,找機會播放了幾遍這句話。”老人說,“就像信上說的那樣,‘有一個人想告訴他的朋友,戰爭結束後的今天,請在百花車站等他’——我希望,哪怕有一點可能,對方會聽到這句話。”
“我也知道,世界上沒那麼多奇蹟。”他嘆了口氣,“也許他已經出了車站,也許他根本沒有搭這趟車,也許他只是沒有注意到這句話……但我一直記得這件事,所以我今天也來到了百花車站。順帶一提,我還留著當年的信封。”
少女輕撥出聲,中年人也坐直了身體。老人從包裡拿出一本書,信封就夾在書頁間,它看起來有點舊了,但乾淨平整,儲存的很完好。
就像少女描述的那樣,信封上畫著許多花,儘管顏色已經黯淡,人們仍能看出那溫柔細緻的筆觸。上面的筆跡像是匆忙寫下的,潦草而不失秀麗——“戰爭結束後的今天,請在百花車站等我”。
“就像我記憶裡的一樣好看。”少女喃喃地說,“不,比那還要好看。”
一隻手忽然伸過來,拿起了那個信封。三個人轉頭看去,那個一直沉默的年輕人捏著信封,抬起頭來看著他們。
“現在,”他說,“有人願意聽聽我的故事嗎?一切開始之前的故事。”
【開始的故事】
“三年前,我是市立藝術學院的預備生。”年輕人看著手裡的空信封,“我的名字是張佳樂。”
“你比三年前高了。”中年人說,“如果你當時沒帶口罩,今天我肯定能一眼認出來。”
張佳樂拍了拍畫板,微笑了一下。他笑起來的樣子很討人喜歡,又帶著點恰如其分的憂鬱:“那時候我還在上中學,儘管電視裡每天都傳來不太妙的訊息,可是大家都覺得戰爭離我們還遠的很。現在想來,如果那時候有點預料的話,大概也會多做一點準備,不至於完全措手不及才對。”
“沒人能猜到戰爭什麼時候爆發。”中年人說,“沒人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