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家沒有庶子,但黎耀楠作為原配嫡子,卻可以分去四成家產。
馬玉蓮心裡憋悶得很,別說四成,她連一成都不想便宜黎耀楠。
只是若不分家的話,就只能過繼,想起過繼,馬玉蓮又把族長的寫的信拿出來仔細閱讀,看完之後,心思立馬活絡開了,族人那邊說過繼,其實也只是想佔佔黎府的福氣,只所謂此一時彼一時,換個冠冕堂皇的說法,黎家這是心底善良,為人寬厚,經不住族人的請求才答應,他們也是盼望著族人好,忍痛才把愛讀書的孩子過繼出去,哪存在什麼丟不丟人。
馬玉蓮當晚就跟黎泰安吹起了枕頭風。
兩人一合計,再跟老夫人一商議,黎耀楠過繼的事情就拍板定案。
過繼嘛,首先要去老家上族譜,等這兩個小畜生上完族譜回來,都不是黎家的人了,還想進黎家的門,還想拿黎家的東西,可能嗎?扣住林以軒的嫁妝,似乎變得順理成章。
此計甚好!
黎府三位主人不露聲色,只等待老家族人的到來。
老夫人壽辰那天,黎府高朋滿座,雖說對林以軒動用了庫房的東西不滿,但老夫人也不得不稱讚,這是她有生以來,過得最大的一個生辰宴。
廢話,能不好嗎?先不說林以軒賒賬就賒了五萬兩,庫房裡又有那麼多好東西,規格也是按照侯府長輩的壽宴來辦,場面若不盛大,也對不起他一番心思,他等著,盼著,很想看看那些商戶來要賬時,黎家人的臉色。
不過,或許那時他已經離開黎府,看不到這精彩的一幕,藉著管家的便利,他換嫁妝出府更為順當,黎家是泥腿子出身,俗稱暴發戶,那些高仿的假貨,只怕黎家人要好一段時間才能發現,林以軒這次可謂是狠狠坑了黎家人一把。
黎耀楠心情舒爽得很,覺得林家這位哥們兒簡直壞透了,不過他喜歡。
☆、023
黎府大門外,鞭炮放得噼裡啪啦。
前來賀壽的賓客絡繹不絕,門口迎接的小廝個個喜氣洋洋。
踏入黎府大門,一條長長的紅色錦緞一直鋪到前院大堂,兩側擺放著各色鮮花美不勝收,最吸引賓客注意的,卻是門口的兩盆約有一人高的紅珊瑚,這可是難得的好東西,還有養花用的白瓷嵌紋勾花盆,密密麻麻擺了兩排,這得多少錢啊!
在往裡走,就會聽見隱隱傳來的絲竹聲,還有悅耳的歌聲。
前院門口,更是豎立著幾架精製的屏風,兩邊則是珍珠裝點的盆景,院子中央還有一座壽桃堆成的假山,假山下壘滿了金元寶。
好一個富貴氣派的場面。
黎府今日載歌載舞,不僅請來了教坊裡最好的舞娘和樂師,還請來了揚州城最大的戲班子。
這一場壽宴,只差點沒閃瞎前來賀壽人的眼睛,知道是林以軒的安排,個個都對他滿口稱讚,只誇黎老夫人好福氣,孫媳婦孝順啊!
唯有馬玉蓮強顏歡笑,心裡恨死了林以軒,在她的心目中,早把林以軒的嫁妝據為己有,哪怕是給老夫人辦壽,她也滿身不舒坦,看見四處奢華的擺設,她心裡比割了肉還疼,簡直是浪費。不過只要一想起能把黎耀楠過繼,很快就能趕這兩個小畜生出府,她又覺得順過氣來,只期待這場壽宴快點過去,她等不及想將這兩個礙眼的傢伙掃地出門。
等他們身無分文出了府,看她怎麼收拾他們。
黎耀楠不是黎家人,她也無需顧忌名聲,定要報了宗兒的一箭之仇。
反正黎耀楠也不在在黎府,出了事,死了,還是殘了,誰又能算到她頭上。
大堂裡熱熱鬧鬧的拜壽上演,祝完賀詞,沒過多久,就輪到小輩們給老夫人獻禮。
黎耀祖不在,黎耀楠就是長孫,夫夫兩相攜上前,手捧著兩本裝訂好的經書,跪下磕了三個響頭,齊聲道:“祝老夫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老夫人有些傻眼,這算什麼,兩本經書就想把她打發了?她記得林以軒可是有不少好東西,那副百子千孫的玉屏風,她就眼饞了好久。
黎耀楠極為謙遜的垂下眼簾,嘴上侃侃而談:“孫兒冥思苦想,總覺得老夫人過壽又豈能送一些俗物,唯有親自動手,方能顯得真誠,這兩本經書,是我與夫郎齋戒十日抄寫,又在佛前貢了三天,還忘老夫人不嫌棄。”
老夫人笑得很僵硬,外人都誇讚黎耀楠孝順,為人真誠,她又能說什麼,只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儘快把這兩人過繼出去,真是,成天就知道給她添堵,連過壽都不讓人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