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2 / 4)

透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有良已經漸漸喜歡上了牠。 有良買了個大號的旅行袋,將媚娘藏在裡面拎著走,在西安火車站登上前往湖廣方向的列車前往郴州曾家莊。 兩日後的黃昏時分,有良和媚娘終於趕到了安仁縣城,先找了家小旅館住下,然後打聽詢問曾家莊。 “安仁有曾家咀、曾家灣,可沒聽說有一個曾家莊啊。”旅館服務員想了半天,還是搖了搖頭。 “你知道曾靜麼?”有良再問。 “不認識。” 有良帶著媚娘走出旅館,來到城關鎮夜市小攤上吃晚飯。 四下裡望去,永樂江繞城而過,遠處的鳳凰山呈現出一抹朦朧的黛色,街上人來人往十分的熱鬧,鼻子裡嗅到一股炸臭豆腐濃郁獨特的香氣。 有良要了一盤油爆安仁抖辣子和剁椒蒸田雞慢慢的吃著,又朝攤主夫婦買了一條生的大鯉魚,媚娘歡天喜地的抱到一遍啃食起來。 “小兄弟,你的這隻大貓口福不淺啊。”對面坐著的一個老頭羨慕的說道。 “老伯,向您打聽一件事兒。”有良說。 “什麼事兒?” “您知道曾靜這個人麼?” “你是說清朝雍正年間安仁的秀才曾靜嗎?”老者詫異的問道。 “是的。” “嗯,這個曾靜據說當年可是個名人,他與弟子張熙遊說川陝總督嶽鍾琪反雍正皇帝因而被捕,從而引發名動天下的呂留良案。雍正並未殺他,寫了《大義覺迷錄》讓曾靜在全國巡迴演講以澄清事實。” “他為什麼要反雍正皇帝?”有良問。 “可能主要是受到呂留良華夷之辨的影響,反抗滿人的統治,聽說岳鍾琪是南宋岳飛的後裔,以為他也會像其祖先抗擊女真那樣舉義旗起事,沒想到嶽鍾琪假意讚許騙出口供上報雍正皇帝,並逮捕二人進京交由朝廷處置。雍正死後乾隆即位,便將曾靜和張熙兩人凌遲處死了。”老者似乎對這段歷史十分熟悉,侃侃而談。 “那他死了麼?” “當然是死了,連家屬都受到了牽連,原先曾家莊是安仁的名門望族,經此事後便凋零敗落了,以至於現在好多人都不記得這個曾經顯赫一時的家族。”老者惋惜的說道。 “曾家莊在哪兒?” 老者望了他一眼,不解的問道:“聽口音,你是個外鄉人,不知找曾家莊幹什麼?” 有良遲疑了下,遮掩道:“是家中老人讓俺來打聽的。” “哦,是這樣,曾家莊離這兒不遠,出縣城走排石公路五公里就到清溪鄉了,不過曾家莊在清朝乾隆年間就已改名叫做‘溪洞’了。小村旁邊有一崖洞,其水直通茶陵,傳說此洞有一條大鯉魚,長達丈餘,盤踞洞口吮食,後化為蛟騰空而去,名曰‘溪洞蛟騰’,故而更名。”老者解釋說。 “老伯,您怎麼懂得這麼多?俺是問對人了。”有良真誠的說道。 “我姓羅,退休前在縣文史館工作,對安仁的歷史瞭解的比較多。” 有良招呼攤主近前,又要了兩三個小菜和當地的土燒酒,與老者邊喝邊聊很是投機。他第一次感覺到與人交流原來是很件舒心的事情,在佛崖寺曾閉口不語數年,那時的他每天都受到身心的折磨和煎熬。 “羅老伯,曾靜的後人還有在溪洞居住的麼?”他問。 “我兩年前還去溪洞採風,曾家後人大都於乾隆年間離開了安仁,只有一戶始終沒有搬走,據說是曾家嫡長後裔負有看守祖墳之責。” “那戶人家叫什麼名字?” “名字記不清了,反正溪洞也只有這一家姓曾,男的前些年過世,留下婆娘帶著兩個孩子,生活條件不是太好,”羅老伯話到此,有些疑惑不解的問,“你家老人打聽曾家可是有什麼事兒麼?” 有良只得瞎編個理由:“俺爺爺是研究清朝歷史的專家,正在整理這方面的資料。” “哦,原來與我是同行啊,他叫什麼名字?興許還聽說過呢。”羅老伯聞言來了興趣。 “他叫佘天庭,是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組長。”有良信口胡謅,別的他也說不上來。 羅老伯想了想,腦袋裡似乎沒什麼印象。 不知不覺間,兩人喝得都已經微醺。 結帳時,有良從中山裝口袋裡摸出信封,從中抽出一張百元大鈔付了款。起身與老者告別後,沿著城邊散步返回旅館,他決定明天一早就趕往溪洞,找到這戶姓曾的人家,交還曾靜的骨灰。 俗話說“人在江湖,財不可外露”,有良缺乏這方面經驗,掏錢付賬時,就被兩個本地的地痞無賴給盯上了。 永樂江邊,暮色朦朧,路上行人稀少。 那兩個地痞從後面快步跟上,其中一人接近有良時故意往他身上一撞,隨即口中抱歉的說了聲:“對不起。”同時手指夾著刀片輕輕劃開了他裝有信封的衣袋。 有良一愣神兒,扭頭望了一眼也沒說什麼。 “喵嗚。”不料媚娘怒吼著從身旁一躍而起,凌空探出利爪“嗤”的一聲抓去,扯下了那人的半截袖子,皮肉都割破了,“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