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神力便是如此傳遞出去,到達那些信眾的身上。他們就透過這種辦法,將神力調運,而後煉製成照明珠這種法器。
看著神力池中滿滿的神力,蘇文發現,除了活著的信眾之外,還有許多死去的信眾生活在城隍福地中,為城隍提供香火信仰願力,雖然比之活人少了一些,可是那死去的人一點點積累下來,數量仍舊非常可觀。
“在城隍神域中生活的這些幽魂陰壽幾何?”蘇文想到什麼,當即問道。
張城隍不敢隱瞞,一五一十對蘇文解釋道:“這些人的陰壽約莫在十年到百年不等,視其善功所定!”
“唔!”蘇文略微點頭。也沒有說什麼。
幽魂生存於城隍神域中,雖然不受外界自然變化侵襲,可是仍舊會有消耗,陰魂會因歲月消磨而越來越虛弱,必須要以東西滋養才行。
而神力恰恰就是最為滋養的事物,那些神力化為神域中的物產,使得這些陰魂得到滋養,精神壯大,幽魂之身越來越穩固。
看過城隍法域,蘇文發現這城隍神域運轉效率極高,除了城隍自身截留的三成神力之外,其他的神力幾乎每一份都發揮到應有的地方。
可以想見,神道人道和諧發展,這些人道神的發展勢頭勢必要比那些自然神要快了許多,顯然也是因為人神契約合作,才會導致這種情形。
第七百五十九章 人道發展,稷下學宮明因由
蘇文運神觀看四方,看到城隍福地中,源源不斷有一份神力注入外界城池之下,不斷滋養著大地之下的地脈,而且福地消解的紅塵之氣也轉化為靈氣重新散發虛空,使得整個州城極為宜居。
離開城隍神域,蘇文仍舊遊走紅塵,觀看一點點變化。因為有了元磁飛車的緣故,交通物流大為便利,城中車水馬龍,極為繁華。
而有了照明珠照明,城中的夜晚燈火通明,一些店鋪中懸掛著明珠照明,更如火樹銀花不夜天。
在城中呆了幾日,蘇文一次不經意間路過一處富人家,正看到他們家正在修建房屋。
而在修建園子的那戶富人家,竟然不是尋常的木石材料,取而代之的卻是青磚和一種類似水泥的事物。
蘇文略微詢問了一下,原來那類似水泥的事物,也是墨家研究出來的,名喚做“石泥”。
這東西只要攪和細沙與水一同攪拌,弄成一種稀泥一般之後,而後待其晾乾之後,就能化為堅固如同鋼鐵一般的事物。
這些東西取而代之成為新興的事物,建造的房屋不但堅固,而且不怕刀劈斧鑿,更不懼水淹火燒。
而且因其堅固之故,只需加上一些其他東西,建造的房屋結構合理,甚至能把房屋蓋到六七層往上。這在古代可是極為稀少的,不說那些佛塔,單說古代民居,便少有三層以上的。
並非是不想蓋高,而是木石結構的房屋,等閒難以加蓋到極高。
可是有了這石泥,便能把房屋蓋到六七層往上,而且只要地基能承受,甚至十幾層也不是問題。
這家富戶便是因為新奇,乾脆將老園子拆了,重新加蓋樓宇,設計園林。
蘇文略略琢磨了一下,其實這些事物出現,只是最為簡單的三種事物,也因為對舊有事物的衝擊最小,故而才能發展的這般成熟。
那元磁飛車本是地面車輛轉化而來,只是把驅動由馬匹換成虛空中無處不在的元氣,少了馬匹之後也沒甚麼大的影響。只是交通更加便捷,事物流轉更加迅速而已。
而且因為飛車出現,新興了兩個職業,一個是送貨郎,一個是送客郎。送貨郎既是指的運送貨物的人,送客郎便是那種載運客人的人。
因為飛車懸空行駛,離地一丈多高,完全不影響地面行人和攤販,而且沒了車輪磨損,這種車輛也能用上十年以上,乘坐這種古代版的‘計程車’也是極為便宜,城中不管多遠,均為一文錢,故而廣受人們歡迎。
而那種照明珠,因為只是對於製作蠟燭的人家有些影響之外,其他的也沒什麼大的影響。反而因為明珠照明比燈燭要光耀百倍之故,整個州城也漸漸顯露出一些夜間的繁華來。
在州城中盤亙了一些時日,蘇文又飄然離去,沿著稷下學宮的方向而去。
不過短短頓飯功夫,蘇文就來到這如今的稷下學宮之外。這稷下學宮就建於戰國時的原稷下學宮的原址上。
整個稷下學宮白牆青瓦,氣勢恢宏。佔地約莫有萬畝左右,學宮中亭臺樓閣,花湖水榭,更有許多巨大的學館建設,當中更有朗朗書聲,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