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3 / 4)

小說:陰仙(田立) 作者:辯論

,算是幼帝。在歷史上,幼帝基本上沒有什麼好下場,不是早夭就是王國厄運。

不過孫子昭死前已經託孤,讓陸辰無論如何也要照顧好幼帝,並且照顧好整個大和王朝。孫子好的意思已經很明瞭了,照顧好幼帝,那麼也就等於是同時照顧好大和王朝了。

不過還好,陸辰就是幼帝的老師,他的言行舉止都由陸辰指導,陸辰的意見他都會傾聽。

這個時候,整個中原天下已經從戰爭的破壞之中有所恢復,彷彿已經進入了太平盛世之中。

第三百六十九章決戰殷薄情

不過也只有陸辰才明白,現在如今看起來有點像天下太平的盛世,實際上距離真正的太平還遠著呢,因為中原尚未一統,天下依舊三分,只有在滅掉大韓王朝已經大和王朝之後,才是真正太平盛世到來的時候,陸辰也很期盼著那一天的到來。不過這件事情始終一拖再拖,兩三年過去,都沒有拖出一個結果,尤其是中間還經歷了孫子昭之時這一件大事,舉過哀痛。

之後,陸辰向幼帝上了奏摺,而奏摺的內容,便是表達了陸辰的討賊意願,同時,這不僅僅是陸辰的意願,也是孫子昭生前未完成的遺願,他臨死之時緊緊抓住陸辰的手,用顫抖的聲音表達了他心中的訴求,便是一定要剿滅那大韓王朝和大齊王朝兩路賊子,他才會瞑目。

陸辰當著滿朝文武百官,彈劾了他們主張休養生息的說法,力主開戰,走著大意是:“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棉、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近千字的討賊檄文,整整寫了幾十副竹簡,花費了陸辰大半夜的功夫,上朝只是立馬呈上。

討賊檄文除了表達陸辰的意願之外,其中也有先帝孫子昭在位之時經常和陸辰談論的大事,不滅反賊,誓不還朝,陸辰在討賊檄文之中表明的立場,就是如此,不滅反賊,誓不還朝。

最終,陸辰力排眾議,奏摺被皇上親自批閱,準了陸辰的諫。陸辰在奏摺之中的表述,已經是立下的軍令狀,如若不滅了大韓王朝和大齊王朝兩路反賊,平定天下,他便提頭來見。

這表示了陸辰的決心,也表達了他對天下一統的渴望。皇上批准之後,陸辰重新上馬就任,被封作徵西大元帥,領六十萬兵馬出征,時間定在三個月之後,此訊息一出,全天下震驚。

大和王朝的太子太師,被任命為徵西大元帥,重啟戰爭,開始對大韓王朝以及大齊王朝的討伐之路。其中有支援陸辰的,也有持反對意見的,支援的大多是和陸辰親近的人員。

而至於持反對意見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