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自在。
不是空,不是色,內外皎然無壅塞。六通神明妙無窮,自利利他寧解極。
見即了,萬事畢,絕學無為度終日。泊兮如未兆嬰兒,動止隨緣無固必。
不斷妄,不修真,真妄之心總屬塵。從來萬法皆無相,無相之中有法身。
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浩然充塞天地間,只是希夷並恍惚。
垢不染,光自明,無法不從心裡生。心若不生法自滅,即知罪福本無形。
無佛修,無法說,丈夫智見自然別。出言便作獅子鳴,不似野子論生滅。”
“漕溪一水分千派,照古澄今無滯礙。
近來學者不窮源,妄指蹄窪為大海。
雪竇老師達真趣,大震雷音椎法鼓。
獅王哮吼出窟來,百獸千邪皆恐懼。
或歌詩,或語句,叮嚀指引迷人路。
言辭磊落意尚深,撃玉敲金響千古。
爭奈迷人逐境留,卻作言相尋名數。
真如寶相本無言,無下無高無有邊。
非色非空非二體,十方塵剎一輪圓。
正定何曾分語默,取不得兮捨不得。
但於諸相不留心,即是如來真執則。
為除妄想將真對,妄若不生真亦晦。
能知真妄兩俱非,方得真心無掛礙。
無掛礙兮能自在,一悟頓消歷劫罪。
不施功力證菩提,從此永離生死海。
吾師近而言語暢,留在世間為榜樣。
昨宵被我喚將來,把鼻孔穿放杖上。
問他第一義何如,卻道有言皆是謗。”
“……”
正講處,天空出現聖人威壓,無疑是平心娘娘的聖人威壓襲來,壓得一眾妖修東倒西歪、五體投地的。好在最後還是通天教主出手,才止住這場難堪。
有人問道:“老師,是否是有人成聖了?”
“嗯,沒錯,是有人成聖了,不過這人是功德成聖,不是吾輩應該學習的。”
……
然後喝退眾人,轉身騰雲徑直前往老君府邸。
而元始天尊的道場又是有另一番的風光,但見——
“
那山真好山,細看色班班。頂上雲飄蕩,崖前樹影寒。飛禽淅瀝,走獸兇頑。
林內松千幹,巒頭竹几竿。吼叫是蒼狼奪食,咆哮是餓虎爭餐。野猿長嘯尋鮮果,
麋鹿攀花上翠嵐。風灑灑,水潺潺,時聞幽鳥語間關。幾處藤蘿牽又扯,滿溪瑤
草雜香蘭。磷磷怪石,削削峰巖。狐狢成群走,猴猿作隊頑。頂摩碧漢,峰接青霄。周圍雜樹萬萬千,來往飛禽喳喳噪。虎豹成陣走,獐
鹿打叢行。向陽處,琪花瑤草馨香;背陰方,臘雪頑冰不化。崎嶇峻嶺,削壁懸
崖。直立高峰,灣環深澗。松鬱郁,石磷磷,行人見了悚其心。打柴樵子全無影,
採藥仙童不見蹤。眼前虎豹能興霧,遍地狐狸亂弄風。”
元始天尊旗下十二金仙洪荒聞名,對他們也很是重視,經常為他們講解道法。和平常一樣,元始天尊高坐雲臺,飄渺的道音傳來:“住相修行佈施,果報不離天人。恰如仰箭射浮雲,墜落只緣力盡。
爭似無為實相,還元返樸歸淳。境忘情盡任天真,以證無生法忍。魚兔若還入手,自然忘卻筌蹄。渡河筏子上天梯,到彼悉皆遺棄。
未悟須憑言說,悟來言語成非。雖然四句屬無為,此等仍須脫離。悟了莫求寂滅,隨緣且接群迷。斷常知見及提攜,方便指歸實際。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萬行修齊。圓光一顆好摩尼。利物兼能自濟。我見時人說性,只誇口急酬機。及逢境界轉痴迷,又與愚人何異。
說的便須行的,方名言行無虧。能將慧劍斬摩尼,此號如來正智。……”
正一方講的興起,一方聽得痴醉之時,鋪天蓋地的聖人威壓降臨崑崙山中元始天尊的道場,十二金仙果然是不凡,竟然能夠在這恐怖的聖人威壓之下堅持住一炷香的時間。而元始天尊也沒有立即出手相助,他是想借這個機會測試一下弟子的修煉狀況。直到他們終於都支撐不住了,元始才出手遮蔽掉威壓。
十二金仙一下子如釋重負,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其間出來一美男子,看他怎生模樣——
“
頭上戴一頂淡鵝黃九錫雲錦紗巾,身上穿一領箸頂梅沉香綿絲鶴氅。腰間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