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俗名張瀟,道號平之,是三青宗的傳人。
不要誤會,這三青宗的三青。不是指道家三清,而是因為此道脈立教之時,其祖師共有三人,其中道號之中都有一個“青”字。而以三數為名,也是彰顯其門中道法無盡。廣度有緣之意。
這張瀟自幼聰慧,十二歲時被三青宗一位高人度去修行,一去數十年,如今也是修行有成。
張公子一見這道人,立刻跪倒在地,慘聲道:“叔伯救我!”
張瀟道:“賢侄這是做什麼?快快起來。”
伸手拉起張公子,張瀟問道:“賢侄有何事。不妨說來。”
張公子說道:“我今日上景室山中神廟拜神,被一狐妖險些害了性命。”
當下,就將今日在景室山上發生的一切仔仔細細的說了一遍。
張瀟皺眉道:“聽你說來,那作亂的狐妖是有像立在神像身側。應是在這廟中受香火。若無那元君娘娘同意,只怕那狐妖也不敢在那裡暫居。但能在神廟之中分得香火,應是在那位神靈廟宇中修行,無緣無故的。怎會害你性命?”
張公子道:“叔伯。我見那妖狐十分眼熟,似乎就是那天來家作亂的狐妖。”
“哦?是這樣嗎?那天那狐妖現形。我本不欲傷他,但他向你那邊跑去,你大聲呼救,我又害怕他傷你,便一時下了重手,傷了他,他見你自然是想要報仇。”
張瀟一語就道破前因後果。
張公子微怔,沒想到自己險死還生,竟是因為說錯了一句話。
張公子恨恨道:“一個狐妖,竟敢如此大膽,叔伯,還請你幫忙將他收服。”
張瀟道:“古來靈物得開智慧,都是難得的機緣。我之前誤傷他,已是不該。今日見他無事,我反而鬆了口氣。我看此事就算了吧。想來他日後也不會再來害你,你若是害怕,以後不去那山中就是了。”
張公子一聽,如何能樂意?別的不說,柳幼娘就在廟中,這景室山早晚還是要去的。
“叔伯。我之前聽父親說,您老來府城是要追回門中被人偷學的法術。是否是有此事?”張公子問道。
張瀟道:“的確有此事。我門中一位長輩在外遊歷,卻意外身死。而他身上帶有本門神通術修行的心傳盤印,已經遺失。這對於我門中乃是大事,凡是修行略有小成的弟子,都要出山。一是查清門中長輩身死原因,是否是被他人所害。第二,若本門神通術被人修行,弟子有追回之責!”
張公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