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2 / 4)

說著話這布金禪寺的主持熱情的將唐僧等人往裡邊讓,唐僧謝了,便領著老朱等三個徒弟一起隨那布金禪寺主持同行,過了迴廊香殿,徑入專供待客的奉客殿中。相見禮畢,分賓主落坐,那布金禪寺主持當即命人奉茶備齋,並與唐僧師徒飲茶閒談。

這布金禪寺主持得以擔當主持之任,自然是佛法精深之輩。而唐僧自幼出家研習佛法,對諸多經卷佛義也是滾瓜爛熟,兩人這一談論不禁就談到了佛經之上。而這一談經論法,兩人當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材,你引一句金剛經,我引一句法華經,談得不亦樂乎。倒是把老朱等三人都聽得昏昏欲睡。

幸好時間不太久,寺中僧人將齋飯做好擺上桌來。唐僧這才與那主持禪僧止了談論,開始用起齋飯來。時間不大,唐僧師徒四人吃罷,向那主持禪僧稱謝。那主持禪僧微笑還禮,命人將殘席撤去。

那主持禪僧細問唐僧前來因由,唐僧細細說了,隨即問起布金寺名之由,可是那經卷之中曾記錄的請來佛祖**的布金禪寺。那主持禪僧點頭稱是,只是隨著歲月流轉,滄海桑田,原本金磚鋪地請佛祖的禪院舊址已經被土石掩埋,如今的寺院乃是後來又在舊址附近重建的。不過那舊址雖被掩埋,若遇到大雨滂沱之時,還能淋出金銀珠兒,常常有人拾到,這才讓人想起當年這裡也曾是佛祖金身降臨講經傳法之所。

聞聽這裡果然就是佛經典故之中所說的那個布金禪寺,唐僧也來了遊覽一下的興致。因為明早還要急著趕路,所以就想今晚趁著月色賞完一二,於是當下便向那禪寺住持提出請求。禪寺住持聞聽唐僧的請求,自無不可,並且親身相陪,畢竟連迢迢萬里之外的高僧都對他所主持的寺院如此仰慕,他也是有幾分自得的。

當下唐僧師徒幾人便在那禪寺住持的陪同下在寺院之中游覽起來。師徒幾人中老朱、孫悟空和沙僧都是修煉有成的仙神之輩,不過是趕路一天的路自然不會讓他們感到疲倦睏乏,每晚休息也不過是跟隨唐僧作息規律而形成的習慣罷了。如今唐僧既然有興致遊園,他們自然奉陪。

此時正是上弦半月,月光皎潔,月光下的寺院雖然不及白日裡清晰,卻另添了一份朦朧之感,倒也另有一種美感。唐僧之所以有遊園的心思完全是出於佛經典故之故,因此對於寺廟其他宏偉華麗的建築雖有所感嘆,興趣卻並不甚大,那寺廟主持也知道唐僧的心思,於是便領著唐僧前往昔日佛祖金身降臨講經的遺址而去。

時間不大,一行人出了寺廟主建築群,來到寺院後面的山坡之上。但見一片凸凹不平的空地,還有些碎石迭的牆腳,卻再也不見佛經中所記述的那種金磚鋪地迎接佛祖金身降臨的勝景了,不禁不勝感慨唏噓。

倒是隨同前來的老朱將神念探入山中地下,果然見地層之中埋藏著許多破損不全的金塊,其中大的還能看出金磚模樣,知道這和尚所言果然不虛,當年確實有金磚鋪地之舉。心中也不禁暗罵佛門虛偽奢侈,這些金磚如果變換成銀錢,不知可以買多少糧米衣被,不知可以救助多少生民百姓。若佛門真是一心想要澤被眾生,將這些金磚用去幫助百姓不是比在這裡將奢侈擺排場,最後埋沒於黃土要好得多麼!

就在眾人賞完夜景,思緒紛飛之際,忽然聽見風中傳來一陣女子的啼哭之聲。仔細聆聽,發現這女聲哭的是無端遭難,離家落難於此處,且爹孃不知她所遭苦痛之言。哭聲哀婉,令人聞之不有心生悲慼之感。

唐僧為人最是心地慈悲感情豐富,一聽這哭聲頓生感觸心酸,不覺隨之落淚,向那寺院主持問道:“請問主持,這哭泣的女子是誰,身在何處,為何深夜如此悲切啼哭?”

禪院主持聞言嘆了一口氣解釋道:“幾位長老有所不知,說起來這件事也是蹊蹺古怪。事情發生在去年的這個時候,一晚貧僧偶然興發,也如今夜這般在禪院中游園漫步,忽見一陣惡風吹來,緊接著便聽見了女子悲哭之聲,貧僧尋來這裡一看,原來是一個美貌端正之女。我問她出身來歷,為何到此,她說是她是天竺國國王的公主。因為月下觀花,被風颳來的。

我不知她所說是真是假,又不敢草率處置,於是將她鎖在了寺中臨近舊寺遺址的一間空房之內。將那房砌成監房模樣,只在門上留了一小孔,僅能遞得碗進去,人卻不能透過。未免被寺中僧人察覺此女美貌,生出異樣心思,貧僧就對寺中眾僧謊稱她是個妖邪,被我捆了所在這監房之中。只是我僧家乃慈悲之人,不肯輕易傷生,所以留她一條性命,每日給她兩頓粗茶粗飯,讓她度日。

這女子倒也聰明,明瞭貧僧心意,也怕暴露身份引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