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廷議的時間定為十天之後,留下這麼多的時間,卻是照顧曹靈寶,畢竟人家剛剛從巨大裂縫出來,多少給點休息時間,群臣沒有意義。
昔日的萬劍山,現在赫赫威名的四大道脈之一,可惜當曹靈寶回來就發生了天翻地覆變化,第一天,曹靈寶走遍東聖通洲,重定國師一脈大本營,地方選在北上,東、東南、東北屬於道門、異教、玄感教所在,南、西南則是計都、墨家、玄感教掌控,西方臨近西方叫,自動過濾,不適合坐落根據地,天庭皇室自從將朝都從南邊景雍搬過來,屹立中央,以帝都長陵為源點,開始輻射天下,北地因為各方都隱隱算出有災難,遂空出來。
北地,如今看來莫過是拘魂海方面的威脅,但區區死氣,昔日尚畏懼三分,如今的曹靈寶卻絲毫不懼,當下帶領徒子徒孫二話不說,選擇一處寶地,以一擎天山脈定為大本營,取名典藏山,自此為國師一脈根基,重立久遠爭鬥下消失的國師學說。
典藏山的基本設施,本著不浪費的原則,將昔日的萬劍山之物統統捲了過來,然後由曹靈寶開始整理這些年收攏的寶貝,開設藏寶閣、典集樓等等,一切有條不紊的進行,甚至曹靈寶還重開青天山法燃洞。
等差不多安排好,已經是四天之後,至於途中挑釁什麼的,統統橫掃之。
第五天曹靈寶召集門徒,經過無當的發展,這些都是服用了蠱蟲控制的忠誠之人,現在嘛,既然開山立派,自然不用這等特殊的手段,所以一股腦的解除,盤算下來,共有數千人,也算是不凡。
第六天,開壇講道,先是立無當為副掌教,屈仲演為大弟子、林須通為二弟子屬於第二代,考察一番後,又將昔日一些暗子統統提拔為記名弟子,共有十人,至於降魔、寶光這些年也搭上好時日,發展很快,都已經有洞虛境的修為,不過想到兩人的神通,在日益繁華的三界裡,福緣定然不少,連帶的他們老師都獲利,屈仲演、林須通勉強達到洞虛境,兩個徒孫也算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吧;細細安排一番,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弟子統統都有了,剩下的時間就是講道,讓門徒增添一份保命手段。
講道三天,三天後,曹靈寶發令,鼓勵門徒走出去,國師一脈並非意味著一定要為國師這個身份,畢竟現在天庭一統東聖通洲,國師只有曹靈寶,那麼這些門徒就可以成為各方各地官員的幕僚,以此來達到體悟大道,造福百姓。
第十天,一切安排好,休息一天,後第十天早早趕到長陵,開始五十年來,也是見證東聖通洲再次一統後的廷議。
第一百八十四章 長陵、中宮、正德
長陵,巍峨、古樸、厚重,似乎只有用上最莊嚴神秘的詞語,才足以形容這座匍匐在東聖通洲的大都城。
寬、大,這基本上是上了層次的城池都有的特性,不過隨著玉帝推行玄功秘法開始,整個東聖通洲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迎來了修行界的大盛世,很符合如今三界,可以想象現在的東聖通洲是如何的恐怖。
到這裡也就明白為何各方對天庭皇室臣服,實在是玉帝太得人心,一條條直達人心窩子,實實在在的惠民政策,哪一個百姓不是掏心窩的回報他們的女皇呀。
這不,在長陵帝都,不用玉帝發令,百姓自發的告誡前來之人,甚至有能力者見到敢飛行的人都是一通大罵,自此長陵裡禁飛成為習俗。
長陵的百姓修養很好,這些都是昔日在梁地裡經過長期薰陶的百姓,他們驕傲而不自滿,他們謙遜而不卑微,他們禮貌而不嘮叨,民風、民情、民意、民心等等似乎開化到一種高深的境界,便是曹靈寶進入都感覺有點不真實。
是馬恩構造的烏托邦?
還是地球上所謂的大同社會?
不,或者都不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終究是太過理想,理想的讓人最後滅亡在自我荒廢中,而長陵帝都不同,在滿足彼此高尚道德的同時,人與人之間並不是過分的講求君子之風,該爭的還是要爭,該做的還是要做,非是說君子不動手,相反動手勞作的才是真君子,畢竟高尚的道德不能讓人飽腹,所以在道德的準線上,還有勞作最光榮這一下線。
見過孩童開心的玩樂,迎著寬袍大袖的青年談笑風生,看著忙活的滿臉笑容的婦人,每個人的一天都很精彩,因為他們不孤單,更因為他們有一個好帝王。
“權力關在籠子裡能夠見安樂的社會,但掌握權力,自己能盡心維護,進出有序,掌控自如,這才是真正的理想國度,百姓安和而上進,天下靖平而發展,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