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了後山張三丰居住的小院。
遠遠的便看到一個人正在小院中打拳,不是張三丰又是誰呢?
看張三丰練功,這麼好的觀摩機會,如何會放過,眾人心中一喜,連忙加快了腳步。
來到近前,但見張三丰雙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兩足分開平行,接著兩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環,掌與面對成陰掌,右掌翻過成陽掌,見他打的居然是一套前所未有的拳法,武當七俠雖然十分驚訝,但是皆是聚精會神的觀看了起來,不一會兒便陷入了武學的奧秘之中,只有宋青書一看張三丰的動作便知道,這應該就是傳說中‘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中的太極拳了。
雖然宋青書前世也見過別人施展太極拳,但是那裡能夠和張三丰相提並論,螢火與皓月的差別,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但見張三丰一招一式的施展開來,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手眼相應,以腰為軸,移步似貓行,虛實分清,意體相隨,用意不用力。
當真是輕如楊柳,堅如金石,動如江河,靜如山嶽,虎威比猛,鷹揚比疾,一片悠閒之情,盡是大雅風規。
給人的感覺便是一片靈機寫太和,全憑方寸變來多,有心運到無心處,秋水澄清出太阿。
張三丰不知什麼時候停了下來,但是武當七俠和宋青書卻是依然沉浸在太極拳的奧秘之中,深深的不可自拔。
半響,莫聲谷第一個清醒過來,看著張三丰正含笑著望著眾人,不由得張口問道,“師父,這是什麼武功,如此高明,我以前怎麼沒見過?”
“正是,這套武功蘊含著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等武學奧義,雖然我武當武功皆是這樣,但是這門拳法卻是完全高於他們,更為難得的是又與我武當原來的武功一脈相承。”宋遠橋回過神來,也是意猶未盡的感嘆道。
“大師兄說的不錯,這套拳法將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後發先至發揮到了極致,實乃是開一派先河。”武當七俠中除了宋遠橋以外,就屬張翠山資質最好了,原著中張三丰問俞岱巖領悟了幾成太極拳,俞岱巖道只懂得三四成,當時張三丰便嘆道:“倘若蓮舟在此,當能懂得五成。唉,你五師弟悟性最高,可惜不幸早亡,我若有三年功夫,好好點撥於他,當可傳我這門絕技。”由此可見張翠山的資質。此時他觀看了張三丰打的太極拳,感觸良多,只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