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不到。”
“他的確做不到。”
“所以他選擇了你。”
“是的。”
“既然他也瞧不出靈符的區別,又怎能保證你一定能選到生符?”
顧三慢慢的取出一塊靈符,正是當初陰影所選的那一塊。
既然顧三已拍出生符來,這塊靈符自然不必再拍開了。
顧三怔怔的瞧著手中的靈符,兩行清淚緩緩的流了下來。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流淚,也是最後一次。
因為他已無淚可流。
他忽然伸出手掌,用力一拍。
靈符碎裂開來,又散發出那道美麗的光芒。
光芒之中現出一個字來:生。
九淵大帝
且說混沌之外,本是無盡虛空,卻不知那無盡虛空瞧來萬無,其實萬有,就不知從何時起,誕出灰雲一朵。
那灰雲本意,亦是要吞噬混沌,奈何灰雲極微,而混沌極大,欲噬而不得,億萬年後,混沌之中生出一位性靈,便是創世世尊,世尊既誕,於混沌之中沉睡,實不知億萬年。
而灰雲無萬無之中漸次擴大,亦誕一性靈,此性靈雖於灰雲濁氣中而誕,卻稟物極必反之理,生來極清極正,千萬年後,修成無限神通,是為九淵大帝。
其後世尊開闢混沌,濁氣散出,灰雲吞噬混沌濁氣,亦漸擴充套件,大帝知灰雲坐大之後,必噬混沌,乃以絕大神通,創九淵法則,收去灰雲。混沌濁氣沉於九淵,九淵乃成。混沌九淵,實為一體。
此時世尊方知有大帝,大帝亦方知有世尊。
世尊不知大帝仁德,感內憂外患,有志一統混沌,再伐九淵,而九淵之中,此刻魔龍亦誕,與大帝爭九淵之主尊位。
那魔龍是稟灰雲初心而生,意欲奪了混沌,大帝不肯,魔龍對大帝道:“那混沌世尊意欲分混沌創世界,其後必來伐我九淵,與其坐以待斃,不如搶先伐之。”
大帝道:“你我雖具大神通,不知造化之術,便奪了混沌,混沌之中不過你我,豈非寂寞得緊?我之志,欲觀世尊成敗,那世尊若能一統混沌,創萬物,則濁氣必沉九淵,九淵亦可擴大無極,你我方算是名至實歸。”
魔龍道:“此議雖好,你我終究要分個輸贏。”
大帝遂與魔龍鬥法,魔龍稟性兇悍,萬法難破,大帝一時贏他不得,大帝向無盡虛空暗禱道:“我欲觀世尊創世成敗,建九淵而納濁氣,以使大千世界欣欣向榮,天地若遂我願,定有教我。若不遂我願,可死於魔龍之手。”
大帝禱畢,遂修一術,名為九淵神火,大帝以神火與魔龍鬥法,魔龍不敵,只好退避於九淵深處寂域之中。
寂域之中萬法難施,魔龍因此裂體分神,生十三道魔識,這才闖出寂域,然而十三道魔識性情不一,志向不同,彼此爭鬥不休,魔龍此後終非大帝對手。但大帝亦不滅魔龍,留此對手,不過聊解萬古寂寞之苦。
世尊欲創性靈,建五界,但不知大帝之意,心中警戒萬分。此時有朱雀兇頑,不肯服膺。世尊知朱雀修太一神火,恰與九淵神火相剋,遂立志收服朱雀,以警大帝。
朱雀既降,混沌中噴萬丈太一神火,大帝瞧見神火,知世尊心中仍對自己警戒萬分,只因兩大神火稟性相剋,一旦驟遇,必毀天滅地,世尊以太一神火為警,是讓大帝心有忌憚,不敢來謀混沌。朱雀得享高位,亦是因大帝故。
大帝見世尊仍不信他,心中感慨萬千,大能者彼此相忌,本是當然。大帝因此沉默萬年,唯在九淵之中靜心修行。
此刻混沌之中,又是另一局面,世尊一統混沌,果然創性靈無數,再創五界以納之,世尊創性靈之本意,亦是解萬古寂寞。混沌大能雖多,終非世尊同類。
魔龍雖分十三道魔識,卻因大帝之故,時聚時散,只因魔龍十三道魔識明白,合則強,分則弱,因此不敢真正分崩離析,十三道魔識聚散之際,仍視大帝為對手。然大帝絕不誅魔龍。
此時因濁氣沉於九淵,濁氣之中,又誕出一位性靈,此性靈見大帝魔龍各具神通,心中恐懼,大帝嘆道:“你何以懼我?”
性靈道:“天無二主,大帝終將誅滅我。”
大帝道:“混沌之中生靈無數,九淵之中,不過你我魔龍,那魔龍雖是兇悍,我終不肯滅了他,又怎會滅了你?”
性靈道:“大帝何以留存魔龍不誅?”
大帝道:“我無造化之功,只具毀滅之能,誅了一個,便少了一個,誅盡天下性靈,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