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面有一團金光耀目,車輿下掛著一口無鞘長劍,不似金鐵,sè如墨竹。也不見有馬拉車,鑑鋒真人手一指,車自然浮升yù趨。
俞和縱身一躍,上了彩雲,垂首侍立雲車一旁,鑑鋒真人點點頭,在赤金車輿下端坐,將手一擺,那雲車沒有絲毫震顫,七彩仙光碟繞,倏地直入高天。古銅鸞鈴叮噹作響,好似瓊宵仙樂。
才半柱線香的光景,雲車就向東面飛出了大九衍降魔圈,左近天上的雲氣撲面,卻被車外環繞的仙光攪散,俞和站在車邊,看腳下山河飛掠而過,耳畔竟連一絲風聲都聽不見。
鑑鋒真人只是目視前方,俞和也不好開口說話。雲車一路疾馳,直向東面飛了約有一頓飯功夫,鑑鋒真人忽開口道:“凡俗地界,倒不好驚世駭俗,我們這便收了車架,御氣下去。此次觀禮,揚州修真門派群集,你一言一行皆需謹慎思量,莫要落了我羅霄劍門的聲威,亦不要魯莽惹是生非。”
“掌門法旨,弟子銘記在心。”俞和連忙作揖應諾。
鑑鋒真人手訣一引,七彩白玉金輿車復化作一片雲霧,收入他袖中不見。鑑鋒真人在前,俞和隨侍身後,兩人踏空而行,直落在揚州州治壽陽城城東供奉閣的前院邀仙台上。
腳尖方踏上邀仙台的青石地面,周圍人影一晃,上來數十個身穿紫sè錦袍的老者,當先一人大笑迎來。這人頭戴烏紗冠,腰懸金玉龍紋印璽,身材削瘦,面露笑容,正是揚州府供奉閣的大供奉之一:坤鬆散人李寅知。
俞和在chūn分試劍上見過這李寅知,當時宗華真人邀他一同運轉五行劍陣試劍俞和。俞和心中知道,這位揚州府供奉閣的李寅知大供奉一身道行劍術深湛,實不在門中掌院宿老之下。
“我說方才屋簷邊有幾隻喜鵲鳴個不休,果然是鑑鋒掌門師兄大駕親臨,快請到蓬萊廳用茶,那通辰道宗的東陽真人早就來了,還有丹崖派的洪老道、寒碧峰的若曦仙子、雲居山的永貞大師等等老朋友都在裡面煮茶論道,連崆峒的圓圓子這次都抽空來了,我們可是有快一甲子未見著他了吧。加上我們供奉閣張老、劉老和許老,十幾位老夥計們可都在裡面等著你來!”
“如此說來,我倒是來得遲了,告罪告罪!”鑑鋒真人伸手握住李寅知的手掌,朗聲大笑,又與李寅知同來的一干錦袍老者一一見過禮,這才同李寅知並肩舉步,沿著邀仙台一側的臺階而下,朝供奉閣中迴廊而去。
“鑑鋒師兄把俞小哥兒也帶來了?”走出幾步,李寅知忽回頭看了看俞和,含笑點頭。
俞和趕忙低頭作揖,鑑鋒真人笑道:“年輕人帶出來走動走動,多見識世面,拜會一下各門師長。”
李寅知連聲稱是,略帶深意的又回頭看了一眼俞和:“聽說俞小哥兒上次在牡山坳,可是好生威風了一回。”
俞和剛想謙虛幾句,鑑鋒真人伸手攬住李寅知的肩頭:“小輩們歷練手腳而已,有什麼威風可講。”
兩人腳下加快,穿過重重園林迴廊,一路上有許多身穿各sè道袍的青年男女,或拿著種種法事用具行走,或在修整花木,見到李寅知和鑑鋒真人一行人,全都立時停下了手中的活計,伏地叩拜,待得一行人走得不見了,才敢起身來。
沿了迴廊走過了三重庭苑,前面是一座琉璃鑲嵌的圓拱門,門中有一層用金絲穿著翠玉鱗片結綴而成的門簾,李寅知伸手一撩翠玉門簾,鑑鋒真人踏步走進了圓拱門。
俞和跟在後面,剛要踏進門去,忽然一愣,眼前根本看不到門後究竟是什麼景象,全是一團白濛濛的雲霧,而鑑鋒真人的身形,就消失在雲霧之中。
李寅知見俞和一隻腳懸在半空中發呆,大笑道:“俞小哥兒沒來過我們供奉閣的華池小洞天吧,仙家福地怎能建在這壽陽城凡俗之地中?雖比不得你們羅霄劍門的升真元化大洞天勝境,卻也別有一番妙處!”
說罷伸手攬住俞和的右臂,拉著他一同踏進圓拱門。
在雲霧中朝前走了七步,眼前突然天光一開,有仙樂繞耳,有異香撲鼻,俞和這放眼一看,登時又呆滯住了。
第四十一章華池境,拜諸老
穿過圓拱門後面的雲霧,滄海桑田。
俞和眼前已不是繁華鼎沸的揚州州治壽陽城,也不是供奉閣中的亭臺園林,而是一片方圓十里的湖泊,腳下是一條用七彩琉璃磚鋪成的小徑,通向湖岸邊。在小徑的兩側,栽滿了珍稀的靈種寶樹,有菩提木、玄檀木、蟠桃木、長生柳、萬年松,靈樹的葉枝掩映之間,立著許多刻滿詩文的石碑。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