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鉞聰聽他這話似另有深意,忙道:“皇上所言極是,但武林中人多以行俠仗義、鋤強扶弱為己任,並不敢絲毫對皇上不敬。”
皇帝大聲道:“好一個行俠仗義,鋤強扶弱!爾等置朕的王法何顧?哼,朕知道,武林中人素來不將官府衙門,朝廷律法放在眼裡,這也就罷了,你們不為非作歹,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十八大門派中有人勾結地方官府,還與朝中廷臣不清不楚,好大的膽子!”最後四個字聲色俱厲,既似呵斥十八大門派,又似呵斥古鉞聰。
古鉞聰悚然一驚,不由得又跪下道:“皇上息怒,草民不敢。”
皇帝又有意無意拿起書,待激憤稍平,說道:“朕不是說你,不然,你今日就不會站在這裡和朕說話了,起來罷。”
古鉞聰道:“多謝皇上。”站起身來。
皇帝道:“十八大門派勾結官府的事,你知道多少?”
古鉞聰心想:“此事錯綜複雜,說來話長,卻該從何說起?”心念一轉,又忖:“有人借拜月貢嫁禍八王爺,我何不趁此機會為他雪冤?是了,西北民生艱苦,以致暴亂頻仍,也正好說一說。”當下將白知府關押少女一事,以及一路所見,一五一十,原原本本稟告了皇上。
皇帝猛拍一旁几案道:“這些狗東西,欺上瞞下,知情不報,若非聶愛妃告訴朕,朕這會還要矇在鼓裡。”看了一眼古鉞聰,說道:“你方才說到‘只說拜月貢,不得提及徵丁令’,那你可知白知府的人為何這麼說?”
古鉞聰一心想救八王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