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天下氣運,也不可能成功,因為這氣運聚集於何處,為何人所得,是契丹人還是漢人,甚至是色目人,都很難說。
而這樣東西,極為難造,建造的方法,即便是在《歸藏經》中,也語焉不詳。而這樣東西,恰巧我知道,契丹人是不可能得到的。
也就是說,即便契丹人佈置成了風水龍脈,只要手持那東西的人稍作改動,天下間的氣運,也只會落到此人身上。遼人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罷了!”
“什麼東西?”燕無雙有些茫然。
李風雲望向醉道人,答道:“軒轅臺應該知道那是件什麼東西,要不然,當初也不至於提出泰巔爭鋒。醉道人,我說得可對?”
醉道人微微一笑,道:“看來,李將軍已經譯出了《歸藏經》,是也不是?”
李風雲嘆道:“什麼也瞞不過你們,不錯,我已經譯出了《歸藏經》,不過這當中究竟說了些什麼,我卻看不太明白,也只曉得有這樣關鍵的東西。而那東西,如果我猜得沒錯,當年,我已經親手交給了軒轅臺,換了一部殘缺的《青龍斬》。醉道人,你可真不夠厚道!”
說罷,從懷中取出一疊紙,遞給醉道人,又道:“這便是譯出的《歸藏經》,現在交給你,也算完成了當初我對軒轅臺的承諾!”
醉道人哈哈大笑,接過那疊紙,匆匆掃了幾眼,便揣入懷中,答道:“風雲小兄弟,當初你不是隻要一部絕世武功麼?青龍斬七式難道算不得絕世武功?
況且,那時給你更多的東西,你能承受得起麼?
再說,如果不是經過軒轅臺的默許,你認為公孫無憂可能來幫你麼?
也罷,算軒轅臺欠你一個人情,日後有什麼為難事,你便來找軒轅臺。只要不太違反原則,軒轅臺都會幫你。”
李風雲一時無語,醉道人說得不錯,公孫無憂來幫他,實際上已經違背了軒轅臺不涉足江湖事務的原則。李風雲忽然明白過來,其實軒轅臺的許多規定原來彈性是十分大的。
那麼,有了醉道人這句承諾,這就意味著藏軍穀日後的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這句承諾絕不簡單。
想到這裡,李風雲朝醉道人施了一禮,道:“我沒有別的要求,只希望有朝一日,在藏軍谷危在旦夕之際,軒轅臺能出手相助,保全藏軍谷!”
醉道人點了點頭,手指著李風雲,笑道:“你這小子,真會順杆爬!本待隨便答應你做一件事,算是了結了這人情,你卻給老道出了這麼大一個難題。
你道保全藏軍谷是件容易的事麼?你所做的事,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為萬夫所指,天地所不容,與天下人為敵。
也罷,既然老道說出了這句話,今日便不妨代軒轅臺再答應你,給你這個承諾。你藏軍谷若真到了那個時候,軒轅臺一定會出手。至於結果怎樣,老道也說不準。
如果你做的真的是大勢之所趨,那麼,天無絕人之路,總應該有一線生機。”
李風雲鎮中的再次向醉道人施禮道:“多謝前輩!”(注1)
注1:這句承諾在後來果真生效了,保全了藏軍谷最後的火種,只是本書中不會提到,在此做個說明。如果有機會寫本書的續集,一部真正架空歷史的,會做交代。不過以本書目前門可羅雀的情況看,出續集的可能性極小,所以有此註釋。7110
………………………………
第五百三十六章 刺殺
燕無雙沒有再問兩人那至關重要的東西是什麼,因為這件事與他無關,他只須知道,《歸藏經》即使落到了遼人手中,也不會起到什麼作用,除非軒轅臺轉而支援遼人。
軒轅臺會支援遼人麼?
燕無雙認為沒有這種可能,他了解軒轅臺,契丹人在中原所做的一切,不是軒轅臺可以容忍的,否則,這次醉道人便不會與他一起來藏軍谷。
“好,《歸藏經》的事且不去提它,小師弟,你對這次遼軍北撤之事如何看待?”燕無雙的聲音緩和了不少。
李風雲想象了想,道:“不懷好意,居心叵測!”
燕無雙點了點頭,道:“的確是不懷好意,居心叵測。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其中挑撥離間,意圖讓中原人自相殘殺,自損實力的用意,不過偏偏就是這一條計策,卻能誆盡天下英雄,誰也難脫其魔爪。
遼軍撤走後,如果所料不錯,在契丹人的慫恿和挑撥之下,即便是南唐、西蜀也會大舉出兵,加入戰團。
諸多諸侯爭霸,烽火四起,戰亂不休,天下將再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