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部分(3 / 4)

小說:驍雄 作者:青詞

,只要李風雲不表明態度,爭論往往很嚴重,合議會名義上不參與討論,只提供建議,但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實際上很多時候,爭論都發生在合議會上。

因為有一半合議員都是俘虜,他們當然希望能爭取到更好的待遇,而另一半人認為這樣對他們是不公的,他們不願放棄身份地位上的優勢。而元老會又是明顯偏向後者的。

若不是在李風雲的強壓下,數次這兩幫人為了各自的意見差點打起來。

這叫李風雲十分頭疼,他沒想到,原本在他心中簡簡單單的“平等”兩個字,拿到現實中卻變得如此複雜。

李風雲突然意識到,要實現他心目中的“平等”,恐怕不是他原先想的那麼簡單,不只是靠一把刀就能拼殺出來的。也許正如他說的那樣,盡其一生,也未必能成功。

自從《釋俘章程》出來以後,與李風雲的意料相反,被俘虜的契丹人真正離開的只有二十多人,反而是被抓起來的降軍只有兩百多人留了下來,其餘人都離開了藏軍谷。

李風雲十分不解,耶律延德解釋道:“其實也不奇怪,在契丹,被敵軍俘虜是草原勇士最大的恥辱,所以許多人呢寧可戰死,也不願被俘成為奴隸。

將軍雖然釋放了我們,但是,這被俘的恥辱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們身上,即使回部族,也很難被人瞧得起。

若是去投契丹軍,像我們這些被抓過的人,也是很難被信任的,一般都會編到乞活軍中,幹最重的活,吃最差的東西,打仗要衝在最前面,很快就會戰死。

但若是不去投契丹軍,也不回部族,契丹人只會放馬牧羊,根本不懂農耕,況且中原百姓對契丹人恨之入骨,落單的契丹人,哪裡有什麼活路?

與其這樣,倒不如跟著將軍拼上一把。若是將軍真的成功了,跟隨強者,在草原上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他日也能衣錦還鄉。

實不相瞞,回去的那些人,其實是家中有兒女的,他們實在是放心不下,這才離去。像我這般沒有什麼牽掛的,便寧可留在藏軍谷,為將軍效力,以博一個出身。”

李風雲明白過來,回想那些被俘的中原俘虜,情況就完全不同,這些俘虜出了藏軍谷,憑著自己的本事,也能再投軍,即便不投軍,如今河北人煙稀少,但是土地肥沃,怎麼都比狼山中這貧瘠的土地中刨食要強。即便再不濟,佔山為王當土匪也未必不是一條出路,天下這麼大,只要躲著遊擊營,不再被遊擊營抓住就成了。

想明白了這一點,李風雲長嘆了一聲,這些事情,還真不是他能解決得了的。

不過也好,至少契丹人留下了六十多人,這六十多人都選擇參加遊擊營,再補充三十多名騎射較好原遊擊營將士,組成一旅真正的騎兵。遊擊營的騎兵總算起步了,不像以前,除了區區數十人,其餘的都是騎馬的步卒。

這支騎兵,李風雲將他交給了王成,歸屬親衛團,王成原本騎射就不錯,假以時日,遊擊營的精騎就要從這隻被命名為驃騎旅的騎兵旅起步,逐漸壯大起來。

由於滹沱河大戰遊擊營損失太大,將領損失尤為嚴重,不得不重新整編隊伍,大量的輔兵被編入戰兵,依舊維持七團編制。不過每團縮編為兩旅,計兩百人。

這七團編制如下:

親衛團,由李風雲親率,下轄驃騎旅和驃衛旅,驃騎旅由王成帶領,驃衛旅則由丁猴帶領,李風雲不在之時,由王成代理。

左衛團,由周縱雲率領,下轄左衛甲旅與左衛乙旅。周縱雲雖然左臂被斬斷,但他終究是一流高手,雖然少了一隻手臂,對實力有所影響,但仍舊不是二流高手可以對付得了的,而且,原本天策府的武林高手,大多都編入左衛團。左衛團在七團之中,恐怕要算是實力最強的一團,就連李風雲的親衛團也無法與之相比。

右衛團,由元霸率領,下轄右衛甲旅與右衛乙旅。

前衛團,由趙無忌率領,下轄前衛甲旅與前衛乙旅。

後衛團,由姚貫率領,下轄後衛甲旅與後衛乙旅。姚貫來自清平鎮,在鎮州之時便隨瘋和尚來助李風雲,後來投入風雲營,作戰十分勇猛。那時他還只是三流高手,現在他與元霸、趙無忌一樣,已經成為了二流初期的高手。

這四團兵馬都是步卒,負責上陣衝殺。

接下來兩團則為弓箭兵,由遊擊營弓箭嫻熟者組成。

左翊團,由楚雲率領,下轄左翊甲旅與左翊乙旅。楚雲原本是聚義堂周縱雲的部下,乃是二流中期高手,這次大戰,身先士卒,立下不少戰功,加之不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