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是姓劉的那小子,而是石重貴,處在相同的局勢下,你認為結果會怎樣?”
李風雲想了想,路驚鴻這個假設很巧妙,劉承祐的性格似乎與石重貴非常相似,用石重貴來替代劉承祐,正好可以迴避那一個敏感的話題。相比之下,劉承祐實在是太過年輕,可能還比不上當初的石重貴。
“如果是石重貴的話,我很不看好如今的局面。”李風雲答道。
“為何?”路驚鴻目光凝聚若實質,自然而然地散發出一股攝人的氣機。
不過,李風雲現在的修為也不弱,見識的人也廣,還不至於承受不住路驚鴻這股氣機:
“主弱臣強,可不是件好事!
我聽說,有一次,楊邠與王章在陛下面前論事,陛下道:‘事行之後,不要使民間有怨言!’楊邠答道:‘陛下不要多管,有臣在。’陛下一語不發,周圍的人嚇得戰怵。
陛下曾欲封李太后弟弟李業當宣徽使,陛下和李太后私下問楊邠,楊邠認為不可,此事便不了了之。
就連陛下想立自己所寵愛的妃子耿夫人為後,楊邠認為不可,陛下也不敢再議論。後來耿夫人不明不白去世,陛下想用皇后的禮節安葬,也因為楊邠認為不可而廢止。
陛下與史弘肇也屢屢有這樣的傳言流傳出來。
楊頒、史弘肇、郭威乃是先帝的心腹大將,朝中重臣。三人在軍中威望頗深,實力雄厚,楊頒、史弘肇在朝中大權在握,說一不二,而郭威剛剛大敗名將李守貞,聲威正旺,有功高蓋主之嫌,如果說,陛下對楊邠、史弘肇、郭威等人不存忌憚之心,我是不相信的。
陛下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他的叔叔劉崇。劉崇手握重兵,坐擁河東,實力已經不下當初的先帝。假以時日,以後未必不會同樣對陛下構成威脅。
至於中原各地的割據的諸侯,草頭王,更不必說了。
內憂外患,這都考驗著陛下的處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