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部分(2 / 4)

小說:驍雄 作者:青詞

傳言,現在看來,我差他實在是太遠。

想我趙成在軍中也算有幾分勇力,也算是二流後期的高手,他竟然一招便制住了我,我幾乎連反應都反應不?來。他若存心殺我,我哪還有命在?”

回過頭一瞪眼,趙成對幾名親隨喝道:“還不快收起兵刃?怎能對李大將軍無禮?”又抱拳對李風雲道:“本來是機密軍情,不過李大將軍既然問起,想必也無妨,李守貞那賊子,他反了,自稱秦王,正率領賊兵朝潼關撲來!潼關兵少將寡,只怕守不住幾日,所以,守備大人命末將星夜兼程,務必儘快回稟朝廷,請來救兵!”

“什麼?李守貞反了?”李風雲也有些驚訝,李守貞起兵造反他不驚訝,此人野心勃勃,又自稱是後唐李家的後人,與永固宮早有勾結,遲早都會反的。只是李守貞去年杜重威起兵之時不反,倒是現在反了,卻教李風雲摸不清頭腦。

細想一下,李風雲明白過來,李守貞去年不反,應該有兩個原因:

一方面,他與杜重威有仇,不願在杜重威起兵時造反,讓杜重威白白得了好處,解了杜重威之圍。當時,他心裡只怕還打著杜重威與劉知遠拼個兩敗俱傷,他從中漁利的打算。

另一方面,那時他初到河中,準備並不充足,各方面的關係也沒有理清楚,貿然起兵,不但會分擔杜重威的壓力,引來劉知遠的征伐,而且內部不穩,未必能在河中立下足來。

如今,劉知遠去世,劉承祐繼位,劉承祐對軍中諸多老將並無威望,根基不穩,李守貞此時起兵,只要他能打出幾個像樣的勝仗,告訴天下人這天下還不一定就是劉家的,只怕天下間蠢蠢欲動的群雄立時會蜂擁四起,最不濟也會冷眼旁觀,那時,便是是他李守貞取天下的機會了。

李風雲回頭望了望身邊的劉若水。李守貞起兵,李風雲不信永固宮主會不知情,永固宮向來與李守貞有密切的關係,而李守貞又自稱是李嗣源的第五子李從中。李守貞起兵,永固宮必定有相應的動作。

想到這裡,李風雲又問道:“只李守貞一人反了麼?”

趙成搖頭道:“不止,聽說永興節度使趙思綰(注1),鳳翔節度使王景崇(注2)也反了。可惡這兩賊子,原本這兩人應該是看住李守貞的,沒想到他們也反了!”

李風雲心裡很明白,趙思綰與王景崇跟隨李守貞起兵造反,恐怕與永固宮主脫不了干係。否則,單憑到河中才幾個月的李守貞,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這麼快說服這兩人陪他一起造反。

這世上的所謂英雄人物,一個個只顧自己的利益,卻不管百姓蒼生的死活,真的能稱得上是所謂的英雄豪傑麼?還是說,英雄豪傑根本就只是豪強的代指?這世上難道就真沒有為國為民之人?

忽然,李風雲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劉若水為何要引他們走這一條路,這其中未必沒有隱情。如若在河東大亂之時,李風雲湊巧出現在河東,湊巧與李守貞相遇……而這訊息又湊巧被朝廷的探子探知,那情況又會是怎樣?

李風雲心頭一縮,再望向劉若水的目光已經陰冷了許多。

注1:趙思綰(?-949),河北魏州人。五代後漢時任永興節度使,生性殘暴,以食人聞名。

注2:王景崇(?-950),河北邢州人。五代後漢時任鳳翔巡檢使、節度使,因叛變被殺。

………………………………

第六百四十一章 頭陀

劉若水朝李風雲笑了一笑,並沒有開口解釋的意思。

出潼關,過河中向北經過河東出塞外的計劃無論如何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李風雲跳回到自己的馬上,道:“趙將軍,軍情緊急,這一路上恐怕也不會安穩,我送你一程。”

趙成大喜,他怎不知道此一路上必定有人截殺?要不然,也不會派他這麼一名二流後期的高手來送信,如果李風雲肯護送他,哪怕只是護送他走完最危險的一程,那也是件好事。

於是兩撥人馬合做一撥,李風雲三人調頭隨趙成向開封而去。

“這麼說李風雲並沒有進潼關?”八十里外七里河小鎮上的一座客棧內,一名青年男子站在窗前,望著窗外遠處的景色,手中把玩著兩顆石膽,問道。

“沒有!”身後一名黑衣男子答道,“據飛鴿傳來的訊息,已經轉頭隨那幾個官軍一齊離去。我們的人不敢跟蹤,怕被他發現。”

“我這個姑母啊!”那青年男子嘆了口氣,道,“我早說過,太過精巧的設計,容易出錯。現在倒好,有李風雲在那些官兵身邊,截殺那幾個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