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寧天尊:“如果不在這個點跳出去,你的意思……”
太初天尊:“如果不在這個最脆弱的時間點跳出去,那麼諸天尊的增加會讓世間越發的不堪重負,天尊太多了,你們可見到嗎,這世間的天尊,算上我們,已經超過了十六之數。”
“天尊繼續存在於羅天,就會引發更加可怕的狀況,雖然重重羅天難以計算,但是與諸天尊的無量量光明相比,還是要少了一些。”
這是資訊量的差別,如果把羅天比作一個處理器,那麼天尊就是一個極其龐大的資訊團,隨著處理器的不斷升級,資訊團也在不斷壯大,而在這個過程中,又不斷有新的,且更加巨大的資訊團加入進來。
簡明扼要的說,便是負載了。
天尊們壯大的速度,超過了羅天,也就是真實世界的承載力,雖然歲月光陰依舊能夠束縛諸位天尊,但是羅天本身已經承受不住了。
所以,羅天會進行自我的“升級”,這一次的,太初天尊口中的“歸溯之刻”,就是羅天在進行合一,試圖變得更加龐大。
而合一之前,必有分坍。
在坍塌之中,會有無數眾生死去,這個坍塌的速度是從慢至快,雖然最後會坍塌到一個點,或許有數以萬重的羅天匯合為一,變成嶄新,且更加龐大與高效的“羅天”。
這個過程的速度與波及範圍,是受到諸天尊的力量與數量所影響的。
顯而易見。
“各位天尊要在這個時間點,見證自己從證天尊以來的一切計較,以及我們的道果,這時候印證道果,亦是最好的時機。”
“沒有比如今更合適的情況了。”
“有止之止,我稱這個終末的日子為‘歸溯’。”
太寧天尊:“您終究是太累了嗎?”
太初天尊:“是的,我累了,太累太累了,歲月光陰的大環實在過於沉重,它們束縛著我的形骸,甚至已經超過了四百個大衍。”
“這一次,是我對世間眾生最後的善意。”
太寧天尊點頭,對於太初(元始)來說,這確實是他能夠做到的最後善意了,但這和自己的理念相悖,故為護佑天道不滅,故為護佑萬靈長存,自己身為駐世之尊,雖然知道太初天尊的行為是“善”,但卻依舊不能讓他這麼做。
因為這對於整個世間來說,是“大惡”。
天尊們的離開,不因該讓眾生去承受結果,太寧天尊或許明白了為什麼會有駐世天尊的存在,駐世天尊為萬靈之長,與世間榮辱與共,生死同行。
正是因為這一點,當萬靈滅盡,駐世天尊也會陷入巨大切漫長的衰弱之中。
既然駐世,那自當為萬靈負責。
太寧天尊沉默了一會,便再向前詢問。
“我還有一疑,請太初為我解惑。”
“既然三先天有此計較,為何太極天尊要先證無極?”
太初天尊給予回應,那輪黑日隆隆轉動:
“無極與跳脫是矛盾的,無極者,太極之前身也,復證無極,是從無至有,有復歸無的過程,所以羅天是太極天尊的重要支撐,羅天越是強大,他證無極的可能便越是高。”
“他需要的是羅天的完整性。”
“於是他在那個時間點進行突破,如果成功了那自然很好,如果失敗了,那麼還有一次機會。”
“便是這一次。”
太初天尊道:“太極天尊從沒有虧過。”
太寧天尊道:“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太初講的很直白,並沒有半點遮掩的意思,三先天各有計較,只是計較不同,而且時有衝突罷了。
“看來,世間一切都是有止的,不論是生滅逝,亦或是歲月,光陰,韶華。”
太寧天尊如此說著。
太初天尊給予回應。
“有止的歸溯,是為了以後繼續的延伸,無止境的膨脹,最後只會自取滅亡,這一點上,天尊們雖然有無窮的智慧,但卻依舊還比不得那混混沌沌的羅天意志。”
有止之境,如一個巨大的天地牢籠,雖然廣袤浩瀚,但是邊界恆定。
有止之止,即連此邊界在內,一切永珍都恆定,而世間的生滅守恆是一定的,所以有止之止只能存在一瞬,隨後就會引發這片天地牢籠的自我崩潰。
無止之境,則是無限膨脹,字面意思,羅天從誕生至如今,正是從無止,邁向有止,最後再到有止之止。
無止止境,無限膨脹與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