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杆大矛穿透了東皇鍾!
而太乙的手掌也拍在了大矛之上!
“兵器名諱……”
“太始之一?”
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浮游乎萬物之祖
太始者,形之始也!
陰陽交合,混而為一,自一而生形,雖有形而未有質,是曰太始。
太始,形之始而未有質者也。是指陰陽交合,混合為一,自有了一,便產生形。雖然有了形,卻尚未有質。太始,就是形的初始而尚未有質的階段。
介乎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是一種概念的體現。
天國之矛,太始之一?
能夠與巨闕對戰的兵器果然非同凡響,來歷異常,太寧天尊拼命的參悟天道奧義,還真的給他弄出了一些名堂!
然而這還不夠,太始之一同樣是從五仙之天感悟而來,天者瞻遠無形,從無形無質到有形無質,其實巨闕劍也和它來歷差不多,都是一種概念的體現。
天缺一角,號曰巨闕。
太乙的手掌拍下大矛,那上面蘊含四道天威之名,上蒼之震,昊天之化,皇天之巨力,鈞天之聖法!
震化力法,世間一切戰鬥的基本要素,此時融合為一,打在那矛上,可以說這一瞬間太乙天尊的手掌就堪比巨闕之劍!
這一巴掌,若是打到活人臉上,怕不是瞬間就會把他從世間抹去,連過去未來都不可能留存!
然而就是這樣可怕的一掌打在那矛鋒上,僅僅是讓這柄矛晃動了一下,並且隨後就被手掌逼退,重新回到太寧天尊的掌控中。
“咦?”
太乙天尊發出了疑問的聲音,對於這柄兵器,他知之甚少。
然而太寧天尊見到天國之矛立功,心中驚喜,但是很快又面色變化,因為這柄矛雖然沒有被太乙打斷,然而也同樣沒有給太乙留下半點傷痕!
他眼睛赤紅,大吼道:“今日便必然要和你分個高下,看看誰才是真正天道之主!當世三天尊之中,我為首顱,然而卻屢被你所挑釁!”
太乙天尊冷冷道:“我給你好顏色,你卻當我是什麼?這樣說來,當年你派曹將軍在青城殺我之事,如今倒是也應該有個定論了!”
天尊之間徹底撕破臉皮,太寧天尊持矛殺來,大吼言法:
“有生不生,有化不化!”
【太始之一】是太寧天尊的底牌,亦是他用來擊潰巨闕的神兵,可以將一切有形之物打落成無形之態,使得存在者變成消弭者,萬事萬物迴歸本來,而因為太始之一是陰陽交合,混而為一所成,故而是世間最堅固的兵器!
其堅固程度,甚至還在軒轅劍之上!
“重重羅天,八方世界,論堅固可稱第一神兵。”
太乙天尊見到【太始之一】上纏繞起來的晦暗之力,若是放在其他天尊眼前,即使是蕩劍天尊持青萍劍來,也必須要稍微錯開,決不可讓青萍劍與【太始之一】交鋒,以免讓青萍的硃紅雲氣被打散,當然,如果蕩劍天尊已經煉製出了青萍的載體,那就沒有問題了。
承載之物是很重要的,巨闕和青萍先天就是概念體,必須要藉助某些威能才能顯化為有形,這一點就不如軒轅劍,後者本來就有實體,如今還多了劍鞘,真正做到“可使重重羅天,任何角落,劍光皆至”。
……
【“古來所有天尊,包括八十一太上中,皆沒有以太始證道者,是因為有形無質的狀態無法衍生任何的法與意識,沒有意識的東西自然就不可能誕生自我,因為它是道所成就,但本身不蘊含‘道’……”】
【“大道的搬運工……”】
【“道是什麼,是精神意識,還是一切有形無形有質無質的統稱?”】
【“沒有人曉得‘道’究竟是什麼,天道,大道,都是在前面加上字首,它們不是真正完整無暇的‘道’,諸天尊要‘證我道’,這個‘我道’,其實已經很接近廣義上的‘道’了。”】
【“姑且稱它為‘真道’吧。”】
……
當【太始之一】砸來的時候,太乙的耳中聽到了很多囈語,那彷彿是【太始之一】中蘊含的聲音,但是令人驚訝,因為古往今來,從沒有人衍化過這件兵器,這說明,第一次招來這柄兵器的,正是太寧天尊才對。
既然是第一次,又怎麼會出現不明的囈語與聲音呢?
就好像是很多前人在討論一樣。
不僅僅是太乙,包括太寧也聽到了,天尊們的精神分散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