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裁次侍狻�
之前東瀆大淮龍君希冀從太平劫中奪得天尊之位,但最後的結果卻是被斬殺了,甚至需要太乙天尊來接引迴歸。
他們對那個雲龍女做了手腳,現在一切的希望就是把太乙拉到自己的陣營裡來。
這樣一來,有太乙,天紀二位,這鴻荒之中還有最後一個天尊位,龍族可以試探著上去,若是能夠拿下,那便足以彌補這麼多年的屈辱與遺憾。
天尊在明面上,除非是真的得罪死了,不然一般不會直接對某個勢力進行打擊報復,他們畢竟要顧忌顏面以及應數,這和當年的玄古四君王不一樣。
但是這並不代表誰都可以得罪天尊,和一位天尊結仇是可怕的,如果是螻蟻他可能不會管,但像是龍族這種龐然大物,天尊有一萬種手段來削弱龍族的實力。
斬氣運,使得龍族進入應數,就好比大口一張,金口玉言下了判定,說三千年後你龍族要有十個八個強者入劫去死,那你龍族是入還是不入啊?
入就是甘願被整,不入那很好,應數自己會去找你們的,天尊不需要把大頭放在你們身上,他只要稍稍讓你們和應數沾上一點邊,這就足夠你們滅亡幾個來回了。
簡明扼要,命運如大河,龍族想要明哲保身,但卻被天尊推下,強行隨波逐流,想要上岸是不行的,想要撈好處更是不存在的,除了到處碰壁之外,龍族拿不到半點實質性的東西,平白損失氣運。
“我去吧,聖人出世時間提前,我們表明態度,親善誰,疏遠誰,願意派遣龍族聽其調遣……”
應龍帝君開口,言語中透露著深深的無奈。
之前做出了錯誤的決定,使得天紀天尊面子上也不好看,月王的嘲笑屬實讓龍族的價值凋零殆盡了。
必須要做些什麼來挽回這個錯誤。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龍族如今勢弱,雖然有九位大聖,但是在天尊眼中又算什麼?”
“佛祖,紅雲,這兩位至真入世,又有泰皇,大羿這些蓋世人物,說實話,我龍族在價值上,單單一兩個大聖出去,價值不大……”
“只有告訴各位天尊,我們要賭上整個族群的力量……否則,不可能被得到重視……”
諸大聖中,黃河龍君的提議最為正確,眼下他們雖然號稱四瀆五帝,但是比起佛祖,紅雲,泰皇,大羿這些人來說,並沒有太大的用處。
這幾位都是一等一的蓋世猛人,一言不合就是幹,不是他們這些畏首畏尾的龍可以比擬的。
“若不是搖光之叛……”
“那是大逆!若不是他,如今又怎麼會勞煩應龍帝君親自下凡!”
“長溟,你的觀念應該改一改!”
“黃河,你不應該總是想著妥協!”
兩位龍帝又開始爭吵,應龍帝君的聲音響起,暫時壓制了兩位龍帝的爭執。
“過去的已經過去,著眼於當下才是要緊的事情!”
應龍的聲音有些憤怒與冰冷:“我龍族不弱,只是要看和誰比,我自玄古時代到如今,還沒有真正動過手,龍漢赤明我也活下來了,天紀天尊成道還遠在我的後面,我如今下界,就是要表明這個態度。”
“天紀都給我三分面子,泰皇如何?赤明小輩!大羿如何?無弓就是廢物!”
“佛陀紅雲,雖是至真,可我亦不懼!我應龍堂堂最古之聖,此番下界,便是讓那些鼠輩看清楚了,我龍族不顯山不露水,不動則已,動則天下皆驚!”
應龍帝君這番話說的漂亮,但其他龍帝卻面現羞慚,這其實是間接說他們不強,畢竟到了如今的時代,居然還要最古老的應龍頂上,這不是龍族無人又是什麼?
應龍帝君的態度表現出來,而天紀天尊立刻就明白了前因後果,他的面色好看了不少,隨後對水母道:“著你龍族前輩去紫霄宮一行,借講道之機,取了鴻荒興雲佈雨的權柄,駕地龍拔山造嶽,管地脈衍化,如此天甘地氣皆得汝用,再衍造化之道,造福天下之後,應可得一方皇位。”
水母行禮,表示明白,但心中卻在計較起來:
合該使太乙知道這個訊息,原來還有一個皇位是需要造化之道,如此說來,正可遂了太乙心願。
她對於龍族有著反感,從被接引之後,開始碑洗練情感時就是如此,在四瀆五帝看來,下界龍族都只是一些工具,用則用矣,不用則棄矣。
水母望向宮外,靜游龍王降臨,請求拜見。
曾經得身份在此時對調?靜遊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