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2 / 4)

小說:峨眉祖師 作者:炒作

來去,故不過九重天關,不見天闕金門。”

“真靈三入洞天,你當真並非尋常人!”

白袍老道目光盯著李闢塵真靈,那眼中滄桑,如藏著乾坤煙雲,又似雨水湧潮,大千永珍俱都存於當中,可窺得一切真意。

他要看,看看李闢塵到底是誰。

天機算不出,天仙中,道虛、至陽、觀世、道聖、真君,老人身為一尊道聖,仍舊不得明瞭其中關竅。

白袍老人看了又看,此時忽見李闢塵頭頂一花飄搖,那黑梅白蕊,如大道陰陽,當下神情一震,再看去,那天機之中,太華山外,正是上次落下的天峰。

這峨眉山不是他所賜下,第七天何等廣袤,那其中所住仙人浩如煙海,而天仙也有數百位之多,白袍老人的修行是極高的,不然也不會在這洗象池畔,而那賜山之仙,應該是……一位大聖。

見到這花,再感其氣,冥冥之中劃過一道天光,老人睜開眸子,露出驚詫之容:“太上……我第七天虛陵本就是太上之脈,這小子是太上傳法?”

“原來如此,算是太上道脈嫡傳,難怪我看不出,那是為了掩蓋氣數,混沌之後隱清靜,便是道聖來此也不得見真運,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如今是化了人仙,半個身列在仙班,魔劫將至,故此我能看見了。”

白袍老人嘆語,此時李闢塵卻是自己走動,來到那第二次所見的天書之前。

老人這麼看著他,此時白猿在側,對老人道:“你不管他?”

“等等,等等,他翻不開。”

老人擺擺手,心中思量起來:太初的八卦被這小子得去,那原本是青袍小子的東西,可惜,機緣不眷,天數有變,這李闢塵就是丟入洗象池的一枚石子,濺起了道道波瀾。

那池水中藏著的木船都被震的偏離了位置,離的遠的,偏的不大,而離的近的,則已經亂了四方。

先天之八卦,此乃太初天中所立下的混元圖,但與太上也有關係,混元者,元氣未分,混沌為一,是太極之圖,是元氣之始也。

太上化八十一身入人間,其中萬道分離,這先天混元八卦中,便有太上一身。

這李闢塵得了太上一身,是否表明,他也是太上八十一化其中一位?

那為何,太初天那位天尊也落下了子?是出於玩鬧,還是出於其他含義?

白袍老人想了想,又搖搖頭:不論如何,總不會是加害。

天頂十日,乃秉承大道而出,山作天,人作仙,已近似於道,但與道有根本之別。

“哈哈哈,我終究不過是道聖,不是真君啊。”

白袍老人突然笑起來,倒是把白猿神嚇得一蹦,對老頭說:“咋咋呼呼什麼,嚇死本尊了!”

“走,去看那娃娃。”

白袍老人和白猿起身,此時李闢塵站在石臺前,那身前放著一冊天書,如石如玉,又如普通白紙,只是手碰上,如觸天空,再撥動,如何也翻不開半點。

“不成道者不可看,那書是天機。”

白袍老人對李闢塵真靈開口,此時李闢塵轉過身來,對白袍老人打個稽首:“何為天機之書?天機也能成書?”

白袍老人點頭:“天機當然能成書,此卷經文之中,包含第七天下,百洲諸界一切過往,歲月皆記在其中,不成道,看不得。”

李闢塵再問:“為何不成道者,看不得?”

白袍老人哈哈一笑:“因為啊,這書,本就是道寫下的。”

PS:道聖並非大聖。

大聖者:古謂道德最完善、智慧最超絕、通曉萬物之道的人。

《荀子·哀公》:“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賢人,有大聖……所謂大聖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辨乎萬物之情性者也。’”

漢·揚雄《法言·吾子》:“委大聖而好乎諸子者,惡覩其識道也。”

在此處,大聖高於道聖。

……

道聖一般指代是老子,在此處引用作為天仙的第四重境界,其意為:得道之真,超凡入聖。

第二百五十一章 七卦開,太上一化,黑簡顯,苦界見聖

天書一冊無人看,大道一筆定光陰。

李闢塵迷惑不解:“何為道寫?道乃無形無相無名之物,我道為道,他道為道,天下萬萬生靈本心皆為道,大道就是我道!”

白袍老人哈哈大笑:“你道為大道,乃因由心而言,那我道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