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些弟子之前,有一位仙人引路,他乃這些弟子師門長輩,為宗派掌門,立身在神仙之境,約莫抱元之頂,差了半步,就是地仙。
這些人中,有人面色堅毅,有人面色輕佻,亦有人神情凝重。
他們是自太安州邊界來,乃是霜雲山旋空宗,為法仙一支,此番趕赴太華仙山,同是前去參與論道的。
“九玄論道,這等天地大事,我們境界低微,法力不固,參與其中,當真也能分得一絲天地氣數?”
“師尊,您是如何計較的,我們沒有參與過論道,不曉得其中關竅。”
有弟子對那位仙尊詢問,而前面的抱元神仙道:
“氣數?此入九玄論道之中,我等乃太安地域仙宗,隸屬太華山,自然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然是能分到天地氣數,不過,前提是你們表現優異。”
那弟子又問:“何為表現優異?”
抱元神仙道:“你知論道是如何去比麼?”
“弟子等不知。”
他們虛心詢問,而那神仙告誡:“此論道之中,分有九試,分別為……”
“臨、兵、鬥、者、皆、數、組、前、行。”
諸弟子聽得訝異,更是側耳凝神,不敢差聽半點。
老神仙言:“九試並非相同,我也不曾參與過九玄論道,故此只能從我師父之言中來所推測。”
“所謂九玄,一玄福地各執一字,以此字來論之,謂之九玄論道,是論自身之道,更是論天地之道,人仙有人仙的比試,神仙有神仙的比試,地仙有地仙的比試。”
“但不論是哪一境的比試,總歸有一點相同,那就是所謂勝者,其所得氣數歸於自身仙山,最後勝山可定天下氣數,那消長如何,皆由勝者來定。”
“這番比試,正是在看,各仙山宗門,所得氣數能有多少,多者自然妙,少者那也是天地使然,自身弟子不濟,難怪他人。”
“此臨一陣,喚作臨危。”
“第一陣中,若是試法入陣,則須有臨危不亂之心境,所謂臨者,明天地所在,悟萬物本來,人如其中全三才之意。臨者感悟天地,感悟自然,感悟居中之真髓。若能時刻感覺天地,萬物的存在,這就達到了臨字之本義。”
“而危之一字,所謂不安全,令人驚駭懼怕,而臨危,則正是劫難當頭,有致命之惡,且看你如何去破。”
“那第二陣,兵陣,此番兵陣放於太華,必然兵陣為太華所出,是謂之‘兵鋒’。”
“或許將面對無盡兵傀之陣,亦或是數柄絕世神兵,此都有可能。”
“那第三陣,喚作鬥陣,此陣如名,正是混戰鬥法之時,而對應之字,也正是鬥法。”
老神仙言頓,而有一位人仙弟子開口:“掌門,如此來言,九試九字,各有其中說法,那依照如此說,我們這前三陣,似乎都沒有贏面……”
他有些難以啟齒,但卻聽得老神仙道:“不錯,你說的很對,不是似乎沒有贏面,而是根本沒有贏面。”
“臨危,兵鋒,鬥法,此三陣對我們這等小宗門來言,都是下下之道,難以單獨取勝,亦不能得到大氣數,但後面仍有六陣,尚可有制勝之道。”
有弟子問:“敢問師尊,後面之陣,各喚何名?”
老神仙言:“臨危,兵鋒,鬥法,者囂,皆悉,數術,組真,前塵,行人。此就是九玄論道之要意。”
他與那些弟子一路言談,而很快,就逐漸接近太華山的邊界,他們於雲海之中沉浮,此時看到四面八方,俱都有無數仙家來至。
這霜雲山的仙人們看的目不暇接,只是左側,那數位天驕臨過,右側,又有大宗浩蕩而來。
“那位是天蕩山的赤璇仙子,十四年功成人仙,可謂天驕人物。”
“是古屍宗的鬼元神人,傳說他有奇門秘書,能押人魂魄……”
“啊,那位是炎平山的元霞女仙,獨來獨往,她很出名的!”
“是……嘶,那不是蕭山湘雲宗的楚安瀾公子嗎……據說他有和福地真傳爭雄的法力,十年前已是玄光頂峰……”
那些弟子驚歎,然而很快便發現一點,那就是來的仙人們,都是隸屬太華山的。
“為什麼沒有隸屬其他仙山的人來?”
有弟子再度詢問,而老神仙故作神秘:
“等入了山門,你們就知道為什麼了。”
弟子們聽得這話,紛紛撓頭,心中疑惑不散,而正是這時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