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的人都閉上嘴巴,世間很多事情都盤根錯節,都說要擁有絕對的力量便可不用受制於人,但事實上,絕對的力量也只是相對的不受制於人罷了,當然了,面對某些宵小鼠輩的質疑,自然可以一劍斬之!
燭照之名丟失,重新出現的是“神鉦”!
幽熒之名丟失,重新出現的是“玄闕”!
“第三次變化了!”
黑暗中的諸強者目不轉睛,此時歲月的紊亂已經不足為道,因為那兩劍居然在劈殺光陰!
未來之事無定,到了第三次變化,兩方名諱正在互相塑造自己的未來,又互相劈殺對方的未來,從過去殺到當世,從當世斬到未來,三次變化對應著世間永珍,諸大聖以為,這已經超出了原本第四劍的力量,畢竟再強大,過去未來現在,處於神祖仙祖不在的情況下,能夠做到劈殺過去當世與未來,已經是駭人聽聞的強大。
斬殺一人的過去未來不足以道,但如果斬殺整個世間,影響到八方世界,重重羅天的未來走向,那每一劍都帶動著世間的變化,誰勝誰負,都會影響未來的走向。
原本的既定事實,硬生生被改造成了兩把劍拼殺的賭注,李闢塵最後三百日瞞天過海,造成今日這種景象,確實是讓不少人心中生懼,甚至有些人比蕩劍天尊還要極端,覺得如果李闢塵活下來必然是大患,已經在著手思量,如果天尊出手鎮壓第四劍之後,自己該如何對付他?
那柄劍必然不能留下,比巨闕更加恐怖,原本的沾染因果,僅僅是丟失未來已經不足以讓諸聖懼怕,此時此刻居然要影響既定的事實,須知道抹除一位大聖,所需要的力量與功果,那幾乎是不可以計數的!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劍之名(中)
“出世時,陽劍叫做天燭,陰劍叫做天厭,照亮世間與厭棄世間;百劍拼殺之後,陽劍叫做燭照,陰劍叫做幽熒,是最原初的明與晦;直至過去崩潰,當世爆開,陽劍更名為神鉦,陰劍更名為玄闕,象徵天之鐘鼓與極遠幽北,合一正是混沌天地。”
“兩把劍越來越靠近彼此,從混沌中分開,從勢不兩立到漸漸融合為一,重新扭轉更替。”
李闢塵舞劍,帶起鐘鼓轟鳴,神鉦一震,九域來同!
骸骨古帝出劍,帶著晦暗高闕,上不可見頂,高聳驚世!
劍錯而交!
無聲的巨響,遼遠的粉碎,光陰開始錯亂,無秩序的未來不斷湧出,這一劍之下出現的未來不計其數,雙方在交戰,在擊潰,在阻撓,都不願意讓對方佔據制高點。
李闢塵見到這一幕,心中計較,東皇鍾落下,大堯的力量再度被磨滅一片,而那骸骨古帝卻因為玄闕劍的刺激而爆發,彷彿世間怨恨的集合體,一起在吞吐暴烈的憎惡。
歲月中的火焰被抹掉,但是憎恨卻不會因為世間的推移而消失,它們永遠聚集在某些地方,譬如山間的荒廟中,譬如溪水下的白骨內,那冷冷清泉,昭昭青天,都是它們的載體。
歲月不可更易,有損但卻不失,光陰不可磨滅,寄託但卻不隱。
李闢塵目光猛地一肅,手腕一翻,玄古高天上頓時星河溢滿!
清靜止境中萬星來助,光匯天阿,天阿自行斬出,諸大聖有人開口嘲笑,言那神通之劍如何能與這玄闕媲美?
“想要阻攔,起碼也要上世間三劍才行!”
有人搖頭,但此時李闢塵則是道:“那便如你所言!”
天阿散去,那斬落的一瞬間,化作“巨闕”!
轟——!
過去未來無物可擋,巨闕雖然之前消失,但此時出現一瞬,依舊威風不減,世間第四劍又如何,後來者不過應劫而生,三劍壓世之時,可不見第四劍出來耀武揚威!
巨闕一劍斬落,幫助神鉦搶到上風,世間三劍級數的兵器都是互相制衡,如果以二擊一,那必然造成那“一”為劣勢!
如當年巨闕與軒轅拼殺,如果青萍出世橫掃,那二劍必有一劍落敗,這是可以想象到的常識!
只是斬落一瞬化作巨闕,緊跟著清靜止境破碎,天阿崩毀,但這也已足夠,那神鉦劍順勢而壓,玄闕劍崩開一道巨大豁口,被巨闕直接劈掉,轉瞬落入下風!
憎恨的火焰升起,無量的光明浩蕩!
玄古混沌,天冥戰慄,徐甲眼中的火焰跳動著,冷冷且無聲的注視著這一切。
直至第三道名字,在各自施展過神通之後,漸漸隱沒,取而代之的,以不甘心的玄闕為首,則正是第四次變化。
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