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發一言,舉起手來,茅滄海把那玉劍以兩手託著,放在李闢塵的雙手之中。
這是“授劍”。
這玉劍落在掌中,李闢塵聽見了茅滄海接下來的話。
就是那話落下,李闢塵雙手猛地一抖,差點把玉劍跌碎,然而此時,掌教的手卻壓下來,穩穩當當。
“太華弟子李闢塵,領陰陽玉劍,得以加封,諸地仙見證,告天人二道尊聖,此子,當作一方教祖,可傳仙道。”
“於太華峰巔,請百餘地仙,萬眾弟子在此所見。”
“授以太華門人李闢塵,仙道真人之位。”
第八百一十八章 仙道源流,一方之祖
玉劍入手,李闢塵抬起頭,難以置信的看著茅滄海。
仙道……真人?
自己還不是地仙啊。
“掌教……這……”
李闢塵難是言語,總感覺自己要說些什麼,然而下一瞬間,大殿兩側,無數弟子卻在霎那同時開口:
“恭喜師兄,賀喜師兄,成我太華一方真人!可傳仙道!”
萬仙之聲如滾滾大潮,又似隆隆雷霆,李闢塵雙手握住玉劍,而正值此時,便聽得太華山這位掌教開口了。
“天寒州一劫,你已當得起真人之位,即使修行不列地仙也無妨,曾經,白帝祖師便是不列地仙被加封真人,後五百年飛昇天仙,故此,此例古來有之。”
“從今日之後,峨眉山可入天地仙門之中,不必依附太華山,如此地百餘真人一般,可將山門搬入四天境中修行,亦可駐留人間,同時,可開闢一下宗,造化山門一脈。”
開闢下宗,這就是告知李闢塵,他可以自立山門了,但是山門道碟仍舊屬於太華山,即外出之時,若是峨眉弟子出行人間,可自稱東方峨眉山人士,而祖師則要稱之太華。
自開山門一脈,不似李闢塵之前收了南華與紫雲,雖然名義上是他的弟子,但事實上仍舊是在太華山中修行,包括石靈明,也是透過太華山考驗後才被收徒,也就是說,如果不是自立山門,那麼無論收幾個弟子,都無法繞過太華山。
說是峨眉弟子,事實上還是太華門人。
但如今就不需要了。
你峨眉山弟子就是峨眉山弟子,不必再外行時,言自己為太華山門人,只是旁人問起你仙道源流,那是必要說太華山為祖師的。
雖然,峨眉山自己開闢的仙脈不能和風雨雷雲四大脈相比,故此只稱之“山門一脈”,這講的清楚,其實就是“峨眉山門一脈,祖門太華”的意思。
這便是類似於金庭宮了,無數下宗供奉太微山為祖師,而那些下宗都是太微山中門人分離出去所創,只不過俱都坐落在白螺州千島萬湖之內,不得離開太微過遠,如此形成一片星羅棋佈的宗門大陣。
而太華山則不限制這些,任你留下還是登天,離去還是閉門,這都由得新晉真人自己抉擇。
如果想要讓峨眉山真的成為太華山中媲美四大脈,乃至於包括太華主峰一脈的大脈,那第一點,即李闢塵若不是開山之祖,必然要成為天仙之身。
唯有飛昇的天仙可自開大脈,而後圍繞天時,必然要傳下獨有法術,如雷脈修行諸天之雷,多以乙木神雷為入門之法,而風脈修行萬世之風,多以五運八風為入門之法,至於雨脈,即修行天水之道,多以凝元癸雨為入門之法,最後雲脈,也是最古一脈,修行乾坤雲炁,即無相之法,不凝滯於外相,多以兩儀吞云為入門之法。
而最後太華山主峰,則是把風雨雷雲四天時融合,化出一道青霄罡炁,以此來入天罡之門。再加上,主峰一脈,雖然天罡老祖不曾飛昇,但是他乃開闢太華之宗師,教導大聖之先賢。他所留下的法門不計其數,故此主脈之中,修行之道各有不同。
如八代左聖洪招隱與九代右聖陸玄卿,二人之法相差極大,如天地之別。
“我太華山天外,東雷、西雨、南風、北雲四大天境,當中圍繞大尊天宮外的諸多仙峰,曾經都是各位真人所滯留之山,若是你要入天境修行,則峨眉山拔地而起,自然登天化入其中,成一方仙峰,如此朝吞日光,暮飲殘霞,可得小逍遙。”
茅滄海告知李闢塵,後者沉吟,只半晌後,李闢塵掃過四周,便是也一聲輕嘆。
那玉劍不再放於手中,而是被李闢塵收了起來。
“雖然……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但成就真人……掌教此番,倒是給了弟子一份大禮。”
李闢塵對著茅滄海行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