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被外人如此羞辱,不提血緣親情,光是皇家的顏面,就足以讓天子做出回敬,這次的邀請,擺明了是宴無好宴,他究竟哪來的自信,居然還能維持如此輕鬆的心態?
又或者他作為上古隱宗修士,不知道當今天子的權柄厚重?
但也說不通啊,明明數日前他就要索要了大量關於現今世道的情報,不可能不詢問這方面的事情。
羅豐瞧出玉蟾真人隱藏的擔憂,但他沒有開口解釋,因為他的確是有恃無恐,這份信心的來源有兩方面。
一是他沒有殺死三皇子,只是狠狠羞辱了一番,或許這份羞辱對於武者來說比死更難承受,但對於那些志在仕途的政客來說,當做心性的磨鍊也未嘗不可,最為重要的是,人沒死,那就保留了緩衝餘地,一切都好談。
二是當今的天子是明君,如果是昏君,或許會由著情緒來發洩,不顧大局,可明君不會,眼下恰逢亂世,妖族入侵,正需聯合每一份人族的力量,尤其是需要拉攏人族的強者,而羅豐獨闖太子府,讓一幫子實力不弱的客卿成了陪襯,展現出不亞於煉虛大宗師的實力,證明他比那幫子人加在一起都有價值,那羅豐就更值得拉攏了。
別說太子沒死,就算他將太子殺了,為了壯大力量對抗妖族,當今的天子也不得不忍下心痛,交好羅豐,所謂君子可欺之以方,便是相同的意思。
只是這樣做的話,就觸及了對方的底線邊緣,哪怕天子再怎麼胸襟廣闊,也不可能真的不在乎一名殺死自己兒子的仇人,縱然忍下一時之痛,也為未來的大局留下隱瞞。
羅豐與三皇子之間又不存在你死我活之仇,自然為了一時的快意恩仇就將人逼上極端,他也不是這樣的性情,多少要顧及下大局——化身羅三倒是會這麼做。
另一方面,羅豐也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引起那位皇帝的注意,這可比什麼毛遂自薦的方法來得更快,更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雖然他和明溪郡主達成了協議,但也沒有將雞蛋全部放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