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部分(2 / 4)

小說:幸福武俠 作者:抵制日貨

“三、教育體制由四部分組成,即老式科舉教學,白話文教學,三至五年白話文教學後轉至科舉教學,三至五年老式教學後轉至白話文教學這四種方式。”

司馬光眼睛微微一亮。

“原來如此,這秦仙傲打的是這個主意,一來想用白話文與古文來競爭,看誰好誰壞?二來。用這種方式培養‘不拘一格’的人才。”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這倒是個辦法,可是……”

“白話文太直白。太簡單,這樣的方式怎麼可能比得過古文教學?”司馬光搖頭嘆氣,以司馬光的目光豈會看不出,所謂白話文教學,真正能起到的作用就是讓人能夠識字,可是識字並不等於看得懂古文。識字並不表示能夠作古詩,寫詞。

“古文教學才能選出最聰明的人才來,白話文怎麼選?”司馬光低嘆著往下看,而後秦仙傲只是對這四種方式進行了簡單的講述,並沒有講到司馬光關心的關鍵處,而後這篇文章暫時結束。

他這裡雖然講了四種教學方式,可是古文教學很好辦,而白話文?

司馬光眯著,這一篇文章並沒有解決楊時之問,白話文如何教?才能教出真正的人才。

“嗯?”

司馬光忽然目光一凝。

“人文教育概略”六個黑色大字跳入眼簾,這是上一篇結束後,秦仙傲寫的第二篇文章。

“人文教育?”

司馬光連看起來。

“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其實質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養人文精神。”

“周王官學要求學生掌握六種基本才能,禮、樂、射、御、書、數,此即儒家六藝……”

“孔子開私學亦傳授六藝,此所謂六藝者即《易》、《書》、《詩》、《禮》、《樂》、《春秋》……”

“這都是人文教育……”

……

這是一篇論敘教育本質的文章,秦仙傲在這篇文章中大肆怦擊現有的以‘官本位’為主的科舉教育制度。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書人必須出外遊學,以增長進這是很好的,可是這個遊學如今卻變了性質……”

“儒家學說說‘學而優則仕’,可是真正推動社會大進步,於天下蒼生有大益者是仕麼……”

“人人讀書為當官,我們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錯了,思想錯了,價值觀錯了,這是要人命的……”

司馬光臉色再次難看起來。

儒家極注重禮儀等級,將士放在首位,當官者最為高貴,可秦仙傲在這文章完全反了過來,認為就是這個思想束縛了人的發揮,妨礙了社會的進步,使無數精英的智力沒用到正途上。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這世界就像一個水桶,決定他能裝多少水的不是當官的那一塊‘板子’夠不夠長,而是最短的那一塊板子……”

“因此,我等培養人才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所有人當官,而是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

“胡鬧!這秦仙傲當真是……”司馬光放下報,微微吸了一口氣,文中怦擊古文和科舉教學,教出來的人只知道對詩做對。寫漂亮文章,做官卻極差勁,分析實質問題和解決國家社會上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卻如同白痴一樣。

“正是這樣選出來的官員無能,王相公變法。才無人可用,好好的良法,被弄得亂七八糟,於社會有大害……”

“當然,大宋能夠如此繁榮。沒有垮掉,一方面是因為他們雖然於具體事務上無能,可的的確確是億萬子民中選出來的精英,在智力上是有著極大的優勢,正是靠著他們的智力才能支撐住這大宋,其二,治國很簡單,官不擾民,則民間才智自然發揮,即有了這繁榮大宋……”

司馬光猛的一拍桌子。臉色鐵青。

官不擾民,則國自然強盛?

司馬光手微微顫著,心裡狂呼吶喊著,很想反駁,可這時腦海中突然冒出一個個資料。

“漢王劉邦之所以興,在於約法三章,漢朝之所以興,在於以黃老治國,之所以敗,在於漢武帝好大喜功……”

“隋朝本是天下最富強者。貞觀之治所謂的富強,比起隋朝富強時,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可怎麼敗的?無非就是楊廣好大喜功。胡亂折騰,把天下給折騰掉了……”

“唐朝之所盛,有這貞觀之治,無非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