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城現在的主人是以前的北梁名將黎俞。
黎俞是北方世族出身,先是靠著家族的舉薦在北梁朝中得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官職,不料僅僅幹了半年就棄職而去,上表給梁帝要求從軍。
在軍旅中同天陰部落的戰爭中屢建功勳,迅成了北梁軍隊中的一顆新星。
北梁和天陰南侵時,黎俞在主帥之爭上敗給了另一個名將常青,在他率領本部兵馬南下時,天寧城已經被攻克,常青帶著大軍繼續南下掃蕩,把守備這個江東要地的差事交給了黎俞。
本來情勢展下去,常青會順利地掃蕩完大陳的殘餘勢力,連一點軍功的渣子都不給黎俞留下。誰知道風雲突變,梁帝駕崩後,常青不得不中止了攻略,率部回國。
領略了江南的繁華後,並不是所有士兵都願意回到苦寒的北方,去參與一場註定異常殘酷的戰爭,尤其是那些在北方沒有家室計程車兵。
黎俞這個時候擺了常青一道,他斷了常青大軍的糧路,使得數十萬大軍頓兵難以北返,又派人鼓動策反,使得大軍的一部鬧起兵變,最後他順利地接收了十幾萬想留在江南計程車兵。
常青為此在江南多滯留了兩個月,另外損失了一部分實力,回到北梁的時候他所支援的二皇子一系已經失去了迅底定局勢的希望,不得不陷入和其他勢力的亂戰之中。
黎俞憑著本部兵馬和新得的大軍,牢牢控制住了天寧城和周邊的兩州。十年間,黎俞和周邊勢力大小四十餘戰,多數都獲得了勝利,黎氏一族舉族南遷,加上接收了不少逃離北地戰火的難民,黎俞的根基越深厚,兩年前已經自立為寧王,是現在新陳國想要收復舊都的最大障礙。
初春時節,天氣依然清冷,路上的行人也多數穿著寒衣。
天寧城外有一處大有名氣的梅花林,此時卻已經是芳菲盛開,許多遊人頂著殘冬,攜家帶口地跑出城來賞花觀梅。
商家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在官道的兩邊,大大小小的酒肆茶坊都挑起了杏黃旗,掛出了招牌,招徠過路的遊人。
一家叫做梅雅居的酒肆裡,客人已經坐了**成滿,十幾個小二在桌子中間奔忙,顯然生意不錯。
如雷般的馬蹄聲突然從酒居外邊傳來,食客們紛紛面色驚疑地湊到窗戶前觀望。
數十騎雪白的駿馬載著騎士,如風馳電掣般從官道上席捲而過,路上的行人惶恐地走避道旁。
“是寧王府的白馬騎,他們怎麼出來啦,看方向是去梅花林的?”一箇中年書生模樣的人驚問道。
“哈哈,老兄你的訊息也太不靈通了,難到沒有聽說大陳長公主要來賞梅的事情?”一個胖胖的商賈笑著說道。
“大陳長公主?!怎麼可能,這裡可是寧王的轄地!”
“是寧王的地盤怎麼啦,長公主自己要送上門來,寧王還會反對不成。你沒有聽說嗎,寧王聽說長公主酷愛梅花,年前託人送了長公主一幅百梅圖,結果勾起了長公主的思鄉之情,向寧王提出請求迴天寧城看看家鄉的梅花。”
“竟有此事!長公主不怕寧王不放她回去嗎?”中年書生露出一絲擔憂的神色。
“嘿嘿,我說你這讀書人的腦子怎麼長的,這麼明顯的事情還看不出來。寧王送去百梅圖,實際是表露心跡,說自己傾慕長公主,而長公主既然說思慕故鄉,要回來賞梅,那麼多半是對寧王有意,兩國眼看就要結為一家,這是大大的喜事啊。”商賈說得口水橫飛,一付事情必定如此的模樣。
酒肆中頓時嗡嗡聲大作,都議論起這件事情來。
黎俞雖然是北梁的根腳出身,但是他沒有參與攻陷天寧城的戰事,因此和當地人沒有直接的血仇。後來統治天寧城十年,治政也算出色,沒有過多的擾民。他是天下有數的名將,麾下又有一支精銳的軍隊,戰事上勝多敗少,天寧城這些年一直沒有遭遇兵火,元氣恢復了四五分,和周圍其他地方相比,一個城池往往一年間就數易其手,兵匪橫行,天寧城和周邊地區能夠獨善其身,不得不說是他的功勞。
這十年中,黎俞屬下的兵將大多已經在當地成家立室,這也穩固了他對天寧城和周邊兩州的統治。
雖然酒肆中仍然有不少人心懷故國,但是卻也不願意陳國和寧王兵戎相見,尤其是戰火有可能燒到自己頭上,這種心情十分複雜,因此在聽到長公主有可能下嫁寧王,兩國化干戈為玉帛,多數人是一付樂觀其成的態度。
“喂,你的小公主快要嫁人了,你捨得嗎?”
在酒肆的一角,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