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這股邊軍比我想的還要不經事,你讓兄弟們退下去,把我讓他們扎的草人穿上衣裳,放在樹林中,另外點些濃煙,燻一燻他們。另外在他們下山的那條路上,安放一些捕獸的夾子,等他們被踩了夾子,不要去追,放他們回去便是。” 吳俗氣疑惑道:“為何啊,老趙。” 老趙溫和開口:“你殺了他們,靖南邊軍可就和咱們不死不休了,到時候靖南侯給兵部遞了摺子,你說你這座山寨能夠剩下多少?” 吳俗氣點頭,顧不得什麼,立即轉身離開。 老趙站在譚邊,望著山腰某處,等到看到山裡有濃煙升起,他才搖搖頭,轉身上山,想著剛才和自己媳婦說的話,老趙忽然覺得,太矯情了。 而南風卻無動於衷,依舊在潭邊,面無表情。 …… …… 山中,那個已經被濃煙燻得喘不過氣來的校尉,艱難的透過濃煙看到了遠處山林裡埋伏的山賊,仔細一數,竟然有百人之多。 校尉揮手,不甘吼道:“撤。” 全無傷亡的百餘靖南邊軍從來時的樹林中退回,不過很快,就響起士卒的慘叫,此起彼伏。 校尉鐵青著臉,拿刀將腳下的獸夾撥到遠處,冷聲道:“互相攙扶,注意腳下。” 臉色難看的邊軍校尉想著自己被一群山賊給耍了,心裡不爽,只是想著等回去再向將軍請調些人手,再來圍剿這批山賊。 (本章完) 。
第121章 說與聽
(我喜歡邊聽歌邊碼字,最近聽的歌叫cd真不錯。) 車隊入了靖南州以後,沿著官道一路前行,雖說走的不快,但也算的上不慢。 一共十多架馬車,由著境界不知的車伕駕駛,在官道上慢悠悠的走著。 車隊裡沒有走過如此遠路程的陵安子弟早就苦不堪言,只是畏於華章侯的威勢,沒有人流露出不滿的態度,只是一個個都很難提起精神來。 自然也要除了那位翰林院抄書郎,吳君生。相比於其他人,吳君生顯得神采奕奕,沒有半點疲態。 葉如晦此刻坐在華章侯車廂中,仔細盯著手裡的一份大楚疆域圖,不熟悉靖南州的他,皺著眉頭,沒有看出來現在是到了什麼地界。 華章侯淡淡道:“已經是進了衾山郡了,前面就是衾山。” 葉如晦低頭看了手裡的地圖一眼,這過了衾山郡,就要到大楚與南唐邊境了。 華章侯笑道:“還記得前些時候在慶州邊境碰到的騎軍麼?” 葉如晦想起那支氣態不俗的騎軍,遲疑道:“那就是靖南邊軍?” 華章侯搖搖頭,大笑道:“嚴格來說,並不是,不過在歸屬上,這支騎軍的確歸屬於靖南邊軍。” 葉如晦不解華章侯這段話。 華章侯繼續說道:“王朝三大邊軍,鎮北,徵東和靖南,隨著東越與我大楚交好,南唐不敢北上,徵東和靖南邊軍這些年比起鎮北邊軍,差了太多。其中真要論個高低,靖南邊軍還是要勝過徵東邊軍的,東境那邊已經十數年無戰事,我估摸著,徵東邊軍,已經跟廢了差不多,充其量也就比地方的州郡戰力強上幾分。靖南邊軍還好,有靖南侯的十數年的辛勤心血,戰力就算不如當年,想必也差不了太多,但實則,這兩支邊軍在走下坡路也是事實。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們,自古練兵,都是推崇以戰養兵,這久無戰事,自然就要開始敗老底了。當初三大邊軍,鎮北邊軍鐵騎雄甲天下,徵東邊軍的弓弩手是天下無雙,而靖南步卒,則是無敵於世。也不是說三支邊軍只有這點家底,只是說這點家底最雄厚罷了。大楚軍伍之中流傳著一句話,就是隻有鎮北騎軍才算鎮北邊軍,靖南步卒才算靖南邊軍了。所以我說,這支騎軍不算靖南邊軍。” 第一次聽說大楚軍伍之中講究的葉如晦,仔細思索,不過仍舊無言。 華章侯看了他一眼,笑道:“前面衾山有股山賊,已經讓城守周廊吃了苦頭,那支咱們碰到的騎軍,就是周廊請靖南邊軍派出的剿匪人手,不過好像沒有功成了。” 不去驚訝這支騎軍的的失敗,葉如晦反而是對這股在靖南邊軍圍剿下,仍拿他沒辦法的靖南邊軍更上心。 華章侯沉聲道:“山賊戰力比之邊軍,差的自然不是一點半點,就算依靠地勢險要,也不是邊軍的對手,唯一有可能的是,山上有位極為厲害的兵法大家。此人能夠放這些騎軍一條生路,想來也是在想靖南侯示好了,想必不久,靖南侯便要派人去請他了。” 葉如晦低頭,靜靜聆聽。 華章侯緩緩說道:“本侯在此次南唐之行結束之後,便要去東境,東境邊軍頹廢多年,陛下早有革新的打算,況且這次宋煥的事,必定要在東境大洗牌一次,到時候本侯便順理成章接替新亭侯,成為徵東邊軍主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