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部分(4 / 4)

小說:後武俠時代(寒羽) 作者:

達斯坦臉上綻出一絲微笑道:“他們這一次對上了波巴拉傑大師,可算是觸了黴頭了。”

第七十二章少年好勇復知機

齊御風經營西涼,對本地藏密各宗派也算有所粗解,那“薩迦”二字在藏文的意思是白土,因為寺廟建築與灰白色的土地之上,故名“薩迦”,又因為薩迦寺院圍牆常飾以白、紅、藍三色條紋,故俗稱為“花教”。

薩迦五祖當年統領西藏,法教在教理上和實修上亦是至為甚深廣博,綿延後世。

而波巴拉傑大師這一派則稱為噶舉派,“噶舉”在藏文的意思是“口耳傳承”蓋密法口訣須口耳相傳,以是得名。又因噶居幾位初祖皆是著白裙行者,故俗稱“白教”。其教法以“大手印”功夫為主。

北宋年間,瑪爾巴上師從牛古壠寺學梵語,後變賣家產,多次赴印度、尼泊爾學密教“喜金剛”法“密集”、“大印”等密法和經典。返藏後,在卓窩壠定居,彙集各家大成,終於創出了噶舉一派。

這瑪爾巴的弟子叫做米拉日巴以凡夫身成就的,其先前曾以惡咒殺人,而後懺悔苦修,終至解脫。他一生的傳奇事蹟最為藏人所稱頌。

這些大教派史實淵深,就算是漢人也能頗為了解,可是這苯教卻似乎成了被遺忘的一角,埋沒於歷史之中,就連許多虔誠的藏人,說起來也語焉不詳,不知這苯教到底是怎麼回事。

原來在唐朝以前,吐蕃一帶文字不興,記載甚少,一隻到松贊干布崛起,才有詳細的史料記錄下來,據傳說先前苯教本是吐蕃國教,松贊干布之前三十二位吐蕃首領都是由苯教認定加冕。

而且苯教自有一國。名為象雄國,上與克什米爾相連。北接于闐雪山及松巴黃牛部之靜雪地區,南抵印度和尼泊爾。最初的土蕃。只限於雅壠部落,不過只是是象雄的藩屬部落,到了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時代,吐蕃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