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新領使命,準備透過挪移法陣前往赴任的梅良玉回到了這裡,讓他在此暫歇一陣,安排前程。
黃曦讓他與自己門生故舊結交,臨走之前,還在密室座談,暗授機宜。
“這……恐怕是今後晉升機會和升遷門路都大不相同吧?”梅良玉隱約領會了一些東西。
“不錯,成績好壞,雖是一時高下,正副之分,看似也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極有可能決定了你們此生的未來,是魚躍龍門,平步青雲,還是庸碌無為,卑微一生,在這時候都已經決定。”黃曦直言不諱道。
他能對梅良玉說這些,可見是真正把他當成了心腹。
“說實話,以你資質,在眾多新晉教諭當中,並不算什麼,但正所謂,塵世如潮人如水,看清大勢,選對方向,有的時候,比任何努力都還重要,除非你真是那種萬年一遇的大能人,大氣運者,才能逆天而行,獨領。”
黃曦的話有些打擊梅良玉,不過梅良玉也知道,對方所言,真實不假。
這些年他已經領教到,教諭班中,大把比自己聰明智慧的,意志堅定的,家世背景雄厚的。
但這些人統統都沒有勝出,反讓自己得了大統考魁首。
靠的就是審時度勢,這四個字。
“我和你說這些,並不是讓你今後投機取巧,走什麼捷徑,而是要認清自己,務實勤勉,如今大宗師對你有所印象,各方評價也甚是嘉許,只要幹出成績來,不難得到提拔,而你身兼正教諭之職,傳功長老頭銜,本身又是五階名師,足足可領三份資糧,平常授課之餘,還有機會煉器營生,遲早能給自己攢下一份晉升大師,開設道場的基業來,也許百十年過後,還能有望冶子,宗師!”
言盡於此,黃曦便送別了梅良玉,讓他離開了。
梅良玉心中惦記著黃曦的交代,踏上自己人生的征途。
時間很快又再過去十年,梅良玉在任職的道場紮紮實實,教授煉爐相關用法,培養出了一批可堪為用的師者。
這個時候,寶界又再誕生了十批類似他這樣的教諭,分散派遣去各地。
他憑著首批的資歷,成了這些人的前輩,慢慢也積攢了一些人脈和聲望。
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他也順利晉升結丹中期,並且積攢起修煉所需的寶材和資糧,甚至擁有了自己的部屬和弟子。
一方名師高手,就此冉冉而升。
又再過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一批批蒙師,教諭誕生,煉爐推廣,越來越興旺,梅良玉因教化之功出眾,屢次受到嘉獎,終於獲封煉爐大師稱號。
這個時候,他本身造詣,都還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