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棺”之類爾,餘皆了了。然此典籍言之甚略。只有以器養識神之法,卻無此等逆天法器歸屬之地之資訊,實大憾也!
金嫦兒即到此處,又怎會放過這道門第一大派之海量典籍。但令金嫦兒深感驚異者卻是此上清門之藏書大多並非修行者之道,乃凡界俗人之論。且其生死之論,陰陽之道真驚世駭俗超修行者多矣。
凡界俗世中之大智者於天地之理,宇宙之法識之頗深。難以相信這些壽元之短難及修行者百一,而識理之深修行者遠莫能望其項背者也!金嫦兒於此受益良多。其凡俗大智者曰:
“天地初生於無,無生元。元者太極也。元生二,二者陰陽兩儀也。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永珍,是為大千之世也。是故天地生萬物,萬物各異。而異中皆存一至理大道,道法自然也······”
金嫦兒掩卷太息曰:
“俗世之聖者,雖修界無以超越也。真令人肅然起敬!”
由是心性大變,從此不視凡俗為螻蟻也。
於是金嫦兒每每訪那吳長才,必坐於此中書閣研讀。其著迷者往往非修行者之論,而乃凡俗之聖者修心,養神之道德大論。一年之時如飛度過。金嫦兒雖沒有將那“九靈神盒”及“三界棺”之類法器之歸屬搞清,但所獲實在不小。便欲離此地去他處尋之,或有發現!
第十二集
忽一日,吳長才發覺金嫦兒不來尋他好幾日了,既去尋之。玉真人處卻nǎ裡有金嫦兒此人!心下甚疑,卻不敢聲張。返回藏書樓之住處,思之再三,卻不甚了了。既去那金嫦兒看書之閣,卻發現閣中一盒,黃金做殼,其內建一書信,一鏡狀法器。那法器乃是無相陰陽鏡,專破玄功,威力奇大。吳長才大喜,急將鏡置於懷中,左右觀之,並無他人注意,才放下心來。而後開啟書信,卻正是那金嫦兒手書:
長才仙友大鑒:
吾一修行者,所受幫助良多。法器等物,權當謝意。
金嫦兒敬上
吳長才讀畢,合上書信,若有所失。但隨後一想那無相陰陽鏡之珍貴處,不經喜形於色,而這黃金所鑄之盒亦所值頗多。以自己身份之低,法力之微,所做夥計之不齒,三五十年也不見得能有如此多之錢物。遂欣欣然而去了。只是不知金嫦兒到底是何人,如此手筆?又不知其所為何事,甘願以低階弟子之身份相瞞於門中?
凡界俗世之國名喚興國者,立國不過數代。前朝大澤暴虐腐敗,民怨四起。後興國之先君借四方百姓之力,斬木為兵,鑄鐵為器,揭竿而起。大澤亡,建興國。
興國距上清門所在之大古國實數百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