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寧致遠輕咳兩聲,出聲發話,“李部長這話,我可以作證,三次出擊全是慘敗,李部長也想單獨釋出軍令,內閣卻是不準。”
中土國對用兵,還是相當謹慎的。
李清明身為軍役部長,可以釋出軍令,但是用兵不僅僅是指揮軍隊。
動兵可不是小事,別的不說,僅僅說後勤,就需要糧草和人力支援,宣傳上還需要輿論支援,這都需要三院六部的配合,至於作戰意圖什麼的,也得跟內閣解釋清楚。
當然,也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但那指的是在外部的作戰,想當年李清明挺進伊萬國,不但沒經過內閣同意,連上司也不支援他,可他也強行做了。
然而必須指出的是,眼下的戰事,是發生在幽州郡。
這是京師所在的郡,是中土國政治、文化和經濟的中心,天家在此,朝廷也在此——別說天子不想死,大臣們也都不想死,所以大家對軍隊的作戰和調動,非常地關心。
洩密這種事,也令人非常頭疼,尤其是第三次軍隊出擊的時候,除了李清明,只有內閣三位知道,甚至連坤帥這大司馬都不知情——她在柔然邊境呢,所以就特事特辦了。
可就算這樣,訊息依舊走漏了,一萬精悍計程車卒,直接被人堵在了山谷裡,這支軍隊裡配屬了五名真人,但是最後逃出來的,也不過才千許人。
這一支精兵,是要悄悄潛入海岱,斷襄王的糧道的,結果慘敗而歸。
李清明說到這裡,苦笑一聲,“主少國疑……原本就是這樣了,很多人心裡還不知道怎麼打算呢。”
主少國疑,就是說天家的威信不夠,朝臣們不服氣,有別的想法。
這話實在太冒昧了,當著御馬監的老大,他竟然敢這麼說,這是人臣該說的話嗎?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寧致遠居然出聲附和這軍役部老大,“沒錯,訊息竟然能從內閣走漏,天家徹夜不能寐,心脈鬱結,甚至問我……朕真做了什麼失德的事情嗎?”
“拉倒吧,”李清明卻是不領情,他冷冷地看一眼寧御馬,“誰說一定是內閣走漏的訊息?沒準是你內廷十二監呢?”
這話也在理,嚴格來說,軍方決定出兵的話,內廷不可能一點風聲都不知道,說句更過分的話,哪怕出兵不經過內閣,內廷也照樣能知道。
為什麼十二監被人稱作內廷?這是天傢俬人的朝廷,監督軍方行事,也是內廷職責之一,而且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職責。
這話也詮釋了,為什麼寧致遠能容忍“主少國疑”四個字,沒辦法,他要是不能忍了這四個字,那就是預設內廷也有嫌疑——他巴不得李清明衝著朝臣開火呢。
當然,現在李部長說的話,他就有點不愛聽了,“你這話說得有趣,我們內廷的風光,全部得自於天家,李部長性情耿直我知道,但是麻煩你說話的時候,過一過腦子!”
果然,內廷和軍役部,還是尿不到一個壺裡,這麼難聽的話都說得出來。
“你少扯淡,”李清明一擺手,毫不客氣地發話,“內廷全是心向天家的嗎?先皇留下的老人多了,你去問一問天家,他敢殺完嗎?”
“你這話怎麼說的?”寧致遠的臉黑了下來,“先皇留下來的使喚人兒,天家當然要妥善對待……李部長,你知道你這句話,會得罪多少人嗎?”
中土是強調忠孝傳家,少年天子再意氣風發勵精圖治,也不敢把老爹留下的太監和宮女全部清理了——那叫不孝!
退一萬步講,他將這些宮女和太監全部推進皇陵,活埋殉葬,倒是可以用“殘暴”這個比較小的罪名,替代“不孝”的大罪,但是對他接下來執掌天下,有太多不利了。
而且……當時太皇太妃還活著,她的身邊人總不能也埋了吧?
所以說,內廷其實也是個篩子,傳出點訊息也正常,先皇那麼多的皇子皇女,那麼多的妃嬪,還有太皇太妃這種連先皇都惹不起的存在,這裡面……少得了探子和耳目嗎?
所以李清明的懷疑,是有道理的,不過李部長心裡也清楚,這話就是鬥一鬥嘴——事實上,內廷洩露訊息的可能性,還真的非常小。
這倒不是說,內廷裡訊息就不會外洩,篩子依舊是篩子,值此非常時期,天家正經是不能大面積撤換內廷的人手——有些人在內廷安置釘子,只是想自保,沒別的想法。
比如說英王,現在鎮邊東北,正紅著呢,要說英王在內廷裡沒安排釘子,李清明是不信的,萬一有點事情發生,英王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