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事物,演化為腦海清晰的存在。假如做到了這一點,便可稱知常。
觀身境修煉到了這一步,“心冊術”變成了“心界術”。
所謂心界術,是身心自有一個世界,或者說身心是世界。傳說的很多修煉法‘門’,可能都包含類似的觀法,但是丁齊不管那些,他所謂的“心界”,不是在定境觀想別的東西,是現實世界。
每個人身處的世界,它是清晰的、明確的,當一個人在清醒日常活動,他當時的‘精’神世界是他所在的現實,透過感官轉化為知覺。而心界術的要求,是在心冊術的基礎,將每個人所處的現實世界亦顯化為‘精’神世界。
世界是我的身心,這聽起來玄之玄,但丁齊的總結卻很簡單。
當觀身境的修煉從心冊術進入到心界術,便需要結合養練功夫。所謂養練功夫與丁齊先前所練並沒有什麼不同,是譚涵川當初幫丁齊總結的內養與外練之法。這是必須的,否則人無法維持消耗,將來施展秘法時可能莫名是眼前一黑,然後一頭栽倒暈了過去。
由入‘門’到知常,觀身境到什麼時候才算修煉圓滿?心界圓滿便自然圓滿,它的衡量標準也很簡單,是能夠看見小境湖。
假如身心不能自成一個清晰的世界,又如何能發現未知的世界?從某種意義來說,世界是有意識的,這是一種意識的共鳴。
觀身境修煉圓滿,可以發現小境湖,但想進去便需要修煉入微境了。許是受到靈犀術的啟發,丁齊想到的辦法是以有緣之物為引。所謂的“緣”便是寄託心神,一定要是很順手、很熟悉、更容易引起意識共鳴之物。
既然是丁齊總結的秘法,他教人用的東西當然是景石,反正這東西也好‘弄’,去青陽河遊的河灘去揀即可。方外秘法的第二層次第,為什麼要起名入微境?它首先要求感應入微,要在發現小境湖的身心狀態以及這塊石頭之間,建立直接感應的聯絡。
莊夢周當初說過一句話,“小境湖是老譚、老譚是小境湖”,到了丁齊總結方外秘法時,總不能把譚涵川也隨身帶著,於是成了“石頭便是小境湖、小境湖是石頭”。這塊石頭的作用是寄託心神,寄託什麼樣的心神?心界圓滿之心神!
入微境或許還可以有別的修煉方式,但丁齊總結的秘法,是這麼修煉的。能夠感應入微、寄託心神,便算是觀身境入‘門’了。那麼入‘門’之後再符合什麼樣的標準才是知常?便是丁齊當初提的那個問題——你們能否瞬間地、隨時地看見小境湖?
只有達到這種狀態,才符合“‘門’外不是南沚山,是小境湖”的要求,然後才可以自如出入。
至於入微境圓滿,又是怎樣一種狀態呢?丁齊對此已有所體會,便是行走坐臥皆如知常,石頭在手卻不像不在手,總能寄託心神不失。
但丁齊如今也只是有所體會而已,還不能完全做到,據丁齊判斷,他本人如今的境界,也不過是入微境知常,接近於圓滿但還沒有達到真正的圓滿。至於入微境修煉圓滿之後,便可以修煉下一層次第隱峨境了。
而丁齊自己還沒有修成隱峨境呢,當然談不總結出什麼秘法。他今日講述方外秘法,只是從觀身境入‘門’到入微境知常。
為什麼說這套方外秘法以小境湖為例,因為迄今為止,丁齊所發現的方外世界只有小境湖,而且這‘門’秘法的很多檢驗標準,目前都與小境湖有關。據丁齊推測,世既然有小境湖,那麼也應該有其他的方外世界。
至於其他的方外世界是什麼樣的,目前還不得而知。丁齊的方外秘法為探索小境湖而創,但從原理講,也不僅僅是為了探索小境湖。至於換一個方外世界還好不好用,這仍需要實際印證。
譚涵川等人都認為丁齊的推測很有道理,尤其是石不全直接用了非常肯定的語氣,並在言語間對丁老師推崇備至。
那麼印證方外秘術法的重任,眼瞎落在葉行的身了。但眾人對葉行還有一點不滿意,那是葉行已經點破了那個問題,算他修成了入微境,也同樣無法把外面的東西帶進小鏡湖。
所以大家又談了另一種設想,假如葉行真的修成了入微境,印證了丁齊老師所創的方外秘法可行。那麼可以再找另一個人來,讓他也學會,但事先不要點破葉行那個問題,暗‘誘’導他隨身帶一堆東西,將那些物資帶進小境湖去。
最好在這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讓他多帶幾次東西,包括各種用品與用具。假如這個人也反應過來了,那麼也不要緊,再找一個人教會他。如果總能有人學會,不是總有機會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