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1 / 4)

小說:方外:消失的八門 作者:一半兒

假如是重要的歷史遺蹟現世,物部門獲悉之後會盡量採取保護性搶救措施,然後組織考古研究。但各種零散的器物被挖出來,很多時候不為人知,往往就暗中流入玩市場,還有很多東西就是盜墓來的。

很多人可能對考古與盜墓之間的區別不是太清楚,還有人甚至故意混淆視聽帶節奏,以至於不少人都有所誤解,其實兩者之間有本質的不同,完全不是一事。

考古學者的目的並不是找什麼市場上值錢的寶貝,其首要任務是為了保護和搶救物。而所謂物的價值,與市場價格也是兩事,在於古蹟與古物所承載與傳達的資訊,它能夠告訴人們某個時代、某個明的生活方式、社會結構、發展水平與思想化核心。

這是考古研究的最終目的,也是物所謂的“”。有人可能認為年代越久遠的東西便值錢,這其實是一個最常見的誤解,物的價值絕不僅僅來自於單純的時間,所謂時間年代是一個歷史中的引數。

物的價值是它傳達與承載的資訊,包含著成系統的明與化的整體縮影,越有代表性的器物便越珍貴。假如破壞了它所傳達資訊的整體性,僅僅孤立地拿出來一件東西當古董,其物價值便大打折扣。

所以器物的價值並不是挖掘者所賦予的,而是歷史中整體的明和化傳承所賦予的。具體到中國物,是歷朝歷代祖先的付出、創造與傳承的智慧賦予其價值。

物被髮掘或發現之後,考古工作者並不是把東西據為己有,只是負有保護傳承的責任,首先要進行精心的修復與保護,然後再進行考證和研究。

這個過程是極其漫長與艱辛的,對於珍貴物,僅僅是修復工作往往都需要好幾年甚至幾十年,其投入的成本巨大,甚至遠遠超過了假如將這一件器物放到古玩市場中的價格,耗費的心血與精力就更不用提了。

比如石不全的導師周玄,這一輩子修復了數不清的物,大多來自於搶救性的保護髮掘現場,這些東西都不是他自己的,卻在他的手中得以“重生”。

而盜墓就是另一事了,完全是破壞性的,更別什麼保護與傳承的責任了。有什麼東西會被盜走,只取決於當時的古董市場價格以及是否容易出手。那些難以修復儲存的,不好出手變現的東西,則被大量破壞與譭棄。

比如很多被盜掘的古蹟中,有大量的陶器被毀,因這種東西拿到外面根本賣不出來價,而且在盜掘過程中稍微碰一下就會被破壞。很多人大概不清楚,剛剛開啟埋藏的時候,很多陶器其實是軟的,用手一捏就能出印子。

在古代,盜墓賊找的主要是紅貨,也就是金銀財寶。比如曾有盜墓賊挖到了金縷玉衣,只把玉衣上的金絲抽出來帶走,玉片則是隨意譭棄。因為金絲值錢並且好攜帶,零散的玉片是不值錢的,更不好出手交待其來歷。

有很多金銀器皿,為了防止暴露其來歷,甚至直接被融化成了金錠、銀錠。而遺蹟中大量的紡織品、竹木簡牘、籍卷冊,往往都被破壞或風化損毀了,因為這些東西很難儲存與修復出售。

近年來的收藏熱,不少器物都拍賣出了天價,有人便以為所有的古董都很值錢,這其實也是一種錯覺。熱門收藏品的市場價格,大多是刻意炒作的結果,而且往往幕後有人操盤。

這種炒作必須符合幾個要素。首先要存世量足夠大,其次是以大部分人的審美水平基本能夠鑑賞,在此基礎上能形成公眾鑑賞體系與有規模的流通市場。假如原本並不存在相應的鑑賞體系,那麼便建立一個甚至是編造一個。

當有資本囤集了大量的這類器物時,以資本炒作為目的的市場熱便出現了。原本就有完備的審美價值與鑑賞體系的器物,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明清瓷器。它是最早被炒起來的,也是市場炒作最火爆的。

有些東西可能並不是物,甚至以前沒人關注,卻忽然不知從哪裡冒了出來,其實都符合這個套路。比如前些年的天珠,各種菩提子以及崖柏,都是比較典型的案例,有人在炒作的同時也編織出了所謂的鑑賞體系。

到底,其實都是江湖冊門“滾珠局”的門檻,只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變換了花樣。

而丁齊手中的這柄古劍,顯然不符合上述的炒作條件。這種東西存世量有限,大多來歷不明,很難公開拍賣,鑑賞與鑑定困難,往往只能私下轉讓交易,形成不了有規模的流通市場,所以也沒有很明確的參照價格。

不談物價值只玩市場價格,誰也不清楚它值多少錢,只能買賣雙方自行商議。而且不同器物之間的差異極大,比如越王勾踐劍,根本沒有價格,那是不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