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問題還不算太嚴重,但如果不做調整繼續發展下去,恐怕就會導致更嚴重的問題了。你好好回憶一下,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我還想多問一句,你這三次來都換了不同的衣服,可始終戴著同樣的項鍊,又是什麼原因呢?”
這種連續提兩個問題,而且第二個問題顯然偏離了主題,本是諮詢談話過程中的大忌,但丁齊對細節的觀察卻很敏銳,認為這其中可能有關聯。
劉國男的神情陡然一驚:“丁醫生,您真是太神了!我想起來了,就是買了這條項鍊之後,感覺便不對勁了。
當時我是和三個閨蜜,也是大學的三個同學一起逛商場,在專櫃看見的這條項鍊。我們都試了,我是最後試的。她們三個都很喜歡,但是嫌貴沒捨得買,售貨員後來誇我戴著最漂亮,我就買下來了。
我戴上這條項鍊之後上班,發現有的同事總是多看我幾眼,到人多的地方也一樣,心裡總是感覺有點慌”
丁齊:“既然這樣,你為什麼一直戴著它呢?”
劉國男微微一怔:“我為什麼不戴著?花了八千多呢!別人議不議論,跟我有什麼關係?”
丁齊微笑道:“但是你戴上它就感覺不自在,正是因為這種不自在,你反而不願意摘下來,是不是?”
這是一種很矛盾的心態,但它確實會在人們身上出現,劉國男有些猶豫地答道:“是的。”說話時神情變得有些迷惘。
丁齊想了想,又突然問道:“劉國男,你認為自己長得漂亮嗎?相比身邊其他的女性,你認為自己對異性是不是有足夠的吸引力?你如果信任我,就不要有顧慮,如實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有些私密,但諮詢師會為求助者嚴格保密的。”
進行到第三次諮詢會談,丁齊終於開啟了劉國男的內心世界,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剛才那一句看似突兀的提問真是太關鍵了。劉國男帶著有些委屈又有些迷惘的神情,一開口就訴說了很多,在丁齊的不斷引導下,終於找到了問題的根源所在。
在丁齊的“心冊”中,有關劉國男的情況變得完整與清晰起來
004、先定一個小目標
劉國男起初自稱,是受不了母親的嘮叨才來找心理諮詢師求助的。但引發問題的關鍵,是她堅持認為男人都不是好東西、不願與異性有正常的戀愛交往。
通常對於這種心理衝突,諮詢師不能一開始就直接告訴對方“應該怎麼認識男人”、“如何與男人相處”,雖然認知和行為的調整是最終的結果。
其實“男人不是好東西”這個問題,在心理諮詢中極為常見。在丁齊三年的職業經歷中,這已經是第三十二起案例了,差不多平均每個月都會遇到。但導致這種認知、進而影響到工作或生活的原因各不相同。
比如性取向問題,人格障礙,在感情方面經歷了重大的打擊、留下的創傷陰影導致的應激反應。還有人是因為社交障礙、接觸恐懼、對社會適應不良,難以正常的戀愛交往,卻給自己的迴避行為找一個藉口、進行自我暗示,久而久之也會形成這種固化的觀念。
劉國男這個名字一聽就很男性化,是她父親起的。因為父母當初都想要個男孩,結果卻生了個女孩,對於這一點,劉國男無從選擇。她從小對自己的女性魅力就不太自信,或者潛意識裡認為自己不夠那麼性感漂亮、對異性缺乏吸引力。
這種自卑的暗示,又導致了一種強烈的自我保護心理。這種感覺是無意識的,她自己都沒有清楚地認識到。有不少人都有這樣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影響並不算太嚴重,通常都能自我排解。
而在劉國男的大學時代,同一寢室的六個女生,其他五個都交了男朋友,而且都搬到校外去租房同居了,最後宿舍裡只剩了她一個人。
很多人往往不會正視自己的自卑,或許並不是沒有男生追求她,但劉國男的性格確實導致了男生不好接近。在強烈的對比反差下,“沒有男生喜歡我”,最終就變成了“男人都不是好東西”,給了自己一個合理的解釋,使認知與行為方式更加固化。
所以她所謂的男人,並不是所有的男性,而是有可能和她發生兩性親密關係的男性。後來的經歷,對她的影響可能更大。那就是同宿舍的五個女生,雖然交往了男友並在校外租房同居,但是到了畢業前後因為種種原因,一律全部分手了。雖然從機率上看有些太大了,但這也是大學校園常見的情況。
劉國男內心中對異性一直有強烈的關注,對兩性關係也有著好奇和渴望,但她在情感上卻又排斥這種衝動,從而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