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手託著下巴,陷入沉思。
“不是病?不是藥?”托馬斯顯然被楊飛的這番話給繞暈了。
藥妝怎麼就不是藥呢?
它就是藥啊!
不然怎麼能叫藥妝呢?
既然是藥妝,那當然是用來治病的。
面板有問題,那就是面板病啊!
藥妝可以改善和治療面板上的疾病,難道這不對嗎?
外國人和我們的思維,有一點是有極大區別的。
我們的思維可以拐著彎,甚至像黃河一樣拐上九道彎。
但外國人的思維,卻是直線型的。
他認定的東西,那就是正確的。
楊飛告訴他說,藥妝不是藥妝,面板病不是病,這讓托馬斯完全理解不了,也接受不了。
這也是楊飛不願意在藥妝產業上和他們合作的原因。
因為中西方文化差異太大了!
你一定要讓他們把藥妝的概念去掉,換上草本的稱呼,他們會接受不了。
另外,外國很多企業,都是一個管理模式。
也就是說,不管他在全球哪個國家開分公司,都是照搬總部那一套管理方法。
他們很直,但過直,就顯得呆板、不懂變通。
打個比方說,同一款產品,楊飛在國內可以叫草本護膚,到了島國,他可以換個名字,就叫藥妝。
但沙斯公司不行。
藥妝就是藥妝。
在歐洲叫這個名字,在美國也叫這個名字,到了我國還是叫這個名字。
如果要改,那就全球都改掉!
而這,是不可能的。
一個名字,沿用了那麼久,豈能輕易去改變?
你改變容易,別人接受難啊!
就像一個大人,名字被人喊了幾十年了,你忽然說名字不好聽,要換個名字,換起來容易,但要別人改口就難了。
沙斯公司雖然很重視華夏市場,但也不可能為了華夏這一個市場,就改變全球市場的格局。
這不實現!
所以,就算楊飛把沙斯公司失敗的秘密告訴了對方,對方也根本就改變不了!
托馬斯搖了搖手:“NONONO,我不理解,為什麼?藥妝不能是藥妝?面板病不能是病?”
楊飛一臉的對牛彈琴表情:“……”